北方山水画巨擘--荆浩的《匡庐图》

2016年09月20日 1:22     评论»

作者:郑行之五代后梁.荆浩《匡庐图》。绢本水墨,纵8釐米,横106.8釐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五代后梁.荆浩《匡庐图》局部。(博物院藏)

荆浩与《匡庐图》

《匡庐图》是一幅立轴,梁代(五代后梁)荆浩的作品。水墨画,绢本。是一幅尺寸颇大的作品,称得上是屏风式的“大中堂”(大中堂:指以整张宣纸、以直幅而画的作品) 。

荆浩 ,河南沁水人,生卒年不详。唐末五代时期,因天下动乱,为避世乱,隐居在山西太行山的洪谷,所以有个雅号叫“洪谷子”。

荆浩在中国水墨、山水画的演变史上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他擅画巨碑式的山水画。就像范宽的《谿山行旅图》一样,都是标准的巨碑式山水。在中国美术史上,荆浩和范宽都是影响后人很深的画家。他还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与他的弟子关仝在中国绘画史上合称“荆关山水”。

五代后梁.荆浩《匡庐图》。绢本水墨,纵8釐米,横106.8釐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后梁.荆浩《匡庐图》。绢本水墨,纵8釐米,横106.8釐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匡庐图》这幅画原本没有题名,是后人为了着录问题才给命名的。乾隆56年(1791)阮元等编撰《石渠宝芨续编·宁寿宫》,将题目改为《匡庐图》。而这个题名是根据元朝柯九思在画作上的题跋:“岚渍晴薰滴翠浓,苍松绝壁影重重,瀑流飞下三千尺,写出庐山五老峰”,依照所题跋文的末句而命名。

全景式山水

《匡庐图》描绘的是庐山周遭气势磅礴的陡峭群峰,一方瀑布从巍巍重嶂中直泻而下,险峰之间植了几株老松群,而在平缓的水岸边和地势较低的山峦间则错落地点缀著几间房舍。

《匡庐图》的布局是比较全面性的,不仅有崇山峻岭的巍峨,也有小桥流水的归隐气息。整体气势雄伟逼人,而细部的刻画又十分精到,因此被称为“全景式山水”。

美术史上第一部专论山水画的著作《笔法记》

荆浩除了在绘画技巧、风格方面有实质的“承先启后”的贡献外,他还撰写了《笔法记》这本书。《笔法记》可说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山水画的著作,其论述大都集中于山水画的构思、布局、笔墨的运用等各式技法。

《笔法记》的内容跟《谢赫六法》有点相似,两者都提到了六个字:“气、韵、思、景、笔、墨”,称为“六要”;此外,他还有“四势”的说法,笔法要求具备“筋、肉、骨、气”等韵味。

荆浩这卷论理性的著作不但为宋代宫廷所收藏,并且也给后人留下了可反复揣摩运用的论点,对后人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北宋.范宽《谿山行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范宽《谿山行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末“小景山水”的影响

荆浩这件作品跟范宽的《谿山行旅图》稍有不同,《匡庐图》没有把主景全部放在画幅的中轴线,而是将近景的松石、屋舍移到画面的右下角,形成了“平远”和对角线的构图,也就是说巨碑中轴式的构图到荆浩这儿已经有所变化了,已有点接近对角线构图,所以有人就认为他已经受到北宋末期流行的“小景山水”的影响。


南宋流行马远、夏圭式的小景山水。图为马远的作品《山径春行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有四位非常重要的画家:李唐、马远、夏圭、刘松年。其中“马一角、夏半边”是经常被提到的。马远作画时喜欢把景物,把主体堆叠在画面的某一个角落;夏圭的特色是喜画半边山水,所以才会出现“马一角、夏半边”这样的名词。而荆浩的《匡庐图》也稍具有这样的特色。


南宋流行马远、夏圭式的小景山水。图为夏圭的作品《溪山清远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讲究“意境”营造的写实风格

此外,《匡庐图》也颇具写实风格。不过他这个写实跟西洋画的写实又不太一样,西洋画讲求捕捉光影、明暗变化,而且要求画得逼真,有立体感,几乎是要求原貌再现的一种描绘方式。而中国山水画讲究的是“意境”的营造,两种绘画风格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比如《匡庐图》,荆浩一笔一笔地以密如雨点的皴法(小斧劈皴或小披麻皴)耐心地点画,而且以晕染手法营造一些特殊效果,皴染兼备,以达到画家自我要求的“意境”。

为什么中国画的写实跟西方的写实不一样?这也跟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有关系。中国人一向强调“天人合一”,尤其是在早期的山水画中,这样的倾向更为明显。这种写实是跟自然交融后的写实,跟西方那种忠实地把光影、单点透视表现出来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式的空间感

画面右边画有一片平远的场景,广阔的水域,荆浩以类似“折带皴”的笔法画出汀渚,然后再深深浅浅地连绵成一方水域。宽旷平远的水域依傍著耸立的巨岩,呈现出强烈对比,这样的对比也许就是“中国式的空间感”吧。

一片广阔的水域,宽缓平远,旁边有巨石雄立,这就是中国式的空间感。图为《匡庐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片广阔的水域,幽缓平远,旁边有巨石耸立。图为《匡庐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的右下方伫立了几株松树,松针浓密壮观,枝桠的结构、纹理也都处理得非常细腻,整体姿态、形貎都生意盎然。他这么精到的功夫并不是凭空得来的,在《笔法记》中就有关于荆浩写生的记载。

右下方是一丛松林,松干挺拔高耸直上云霄,松针蓊蓊郁郁蔚为壮观。(网络图片)
几株松树,枝干挺拔,松针蓊蓊郁郁,蔚为壮观。五代后梁.荆浩《匡庐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笔法记》的记载,他曾经在洪谷中发现了一片千年老松,松皮斑剥苍古,松干挺拔高耸,松针蓊蓊郁郁,蔚为壮观。对此,荆浩非常震惊,此后就不断地对着这些松树临摩、写生,据说写生了数万本。因此,《匡庐图》这幅画中的松群之所以如此生气勃发,那是荆浩经过大量的写生,苦心经营累积得来的成果。

营造的氛围让人神往

松树的左方还有几幢房舍,其中一间屋子里摆着一座屏风,户外则是蜿蜒的篱笆。画面的构思非常生活化,甚至还描绘出房舍的材质,屋顶上铺的是茅草或者是瓦片,画得非常清晰,这些做法不但丰富了画面,更能让后人了解和大自然交融无间的生活形态。

这几户人家,户外是一片开阔无比的美景。(网络图片)
画面上点缀了几户人家都面对着一片开阔无比的美景。(网络图片)

再沿着山路上去,山径下边画有栈道。古人在蜿蜒的山路上建栈道,把路拓宽,方便行旅往来和行路安全。

古人设法在狭窄的山路修栈道,方便行旅往来。图为《匡庐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设法在狭窄的山路修栈道,方便行旅往来。图为《匡庐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经过一条细细的桥,往左又是另外一处房舍,又是另外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屋里摆有桌子、屏风及各种家用器物,因为这屋地势较高,户外那片开阔无比的美景,得以尽收眼底。

古人一向服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生命哲学,《匡庐图》这个作品营造出这样的氛围,很让人神往。

山水画中的人物都画得很小 却是画中枢纽

中国山水画有一个共同特色,画中人物每每画得非常小,看来好像人物只是个点缀,其实不然,《匡庐图》的画面下端有一方水域,一船夫撑著一叶扁舟,不经意地就将观赏者带入画境。另有一人骑马观景,悠然自得地引领观画者随着观赏他眼前的佳境。因此,在中国的山水画中,人物其实是整幅画的精神枢纽。

古人一向服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往往山路就在家后头,水道就在家门口。(网络图片)
古人一向服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往往山路就在家后头,水道就在家门口。(网络图片)

笔法、气势都能巧妙交融,浑如一体

对于平缓的近景,荆浩以细致的手法将之铺陈得相当宁谧宜人,而相对于中景巨碑般大开大阖的崇山峻岭,荆浩也显示出不凡的功力,主峰由类似直立的山体组成,山石的轮廓用富劲道且随机转折的笔法勾勒,山壁面使用接近小斧劈、小雨点式的皴法描画出山岩应有的坚实感。不仅如此,近景和中景两者互为烘托对照,两者在笔法、气势、布局上都能巧妙交融,浑如一体。

中国山水画的特殊技法-“皴”

在中国的山水画中有一个特殊技法--“皴”。皴,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干表皮的脉络纹理的一种技法,(画时先勾轮廓,再用干墨侧笔而画)。表现山石、峰峦的,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

荆浩在这幅画中所使用的皴法比较接近小斧劈、小雨点式的皴法,除了以中锋作点、擢之外,还有以侧锋斜砍的笔法。运用这种“小斧劈”皴去画山壁,细细砍斫,山岩得以呈现历尽沧桑而仍屹立不移的坚实感。正因为荆浩画的山壁有这样刚砺坚硬的质理,使巨碑式的北方山水画风格更加突显与确立。

荆浩还研创了“水晕墨染”的技法,因此特别擅长画笼罩在云雾中的山,又擅画四壁峻厚坚实的山峦,难怪有论者说他的画是“唐末之冠”。他也十分自负,曾说:“吴道子的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的山水有墨而无笔”,而他自己呢?则是“吾当采二人之所长,成一家之体。”荆浩曾留下自题诗:

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
岩石喷泉窄,山根列水平。

把他的画中风貎诠释得淋漓尽致!

@

来源: 责任编辑:方沛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