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仙迹探微:雁荡山—东南第一山

2013年09月06日 19:11     评论»

◎牟梅

【明心网】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有一座兼有泰山之雄伟、黄山之挺秀、庐山之飞瀑、峨眉山之烟云的名山:雁荡山。按照地理位置来分,雁荡山系分为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和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人们所指的雁荡山为位于乐清东北部的北雁荡山。它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8公里,总面积为450平方公里,最高峰为百岗尖,海拔为1150米,以峰、洞、瀑、嶂称胜,有102奇峰,66洞天、27飞瀑、23嶂峦之说。因为其灵秀的风光,雁荡山被誉为“东南第一山”。唐朝诗人顾况在《仙游记》中称雁荡山为桃花源式的“人间仙境”。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掷笔而叹:“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

据说,雁荡山名字的来源是因为“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故名。

如此灵秀之处,自然也是修炼人选择修炼的佳所。据说,西周时王子晋成仙后曾骑鹤飞临此山,十分喜爱雁荡山的美景,便在此驻脚,一连吹了九支曲子。下山后他在小溪中洗了玉箫,才又跨仙鹤离去。现在的仙桥景区就是仙人飞临之地。

大概在南北朝时,佛教传入雁荡山。不过,佛教在此的真正兴起是在唐朝。相传,雁荡山的开山祖师是如来佛的弟子、十六罗汉中排位第五的诺讵那。释迦佛曾告诉诺讵那:“你将在一个山水绝妙的地方建寺,那个地方用花名做村名,用鸟名做山名。”后来,诺讵那带着三百弟子云游天下,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找到这个去处。一日,他来到雁荡山下,但见此处凭海临风,姹紫嫣红,花香鸟语,心中暗暗高兴,便询问当地的一位老者该地和该山的名字。老者回答说,这个地方叫芙蓉村,山叫做雁荡山。诺讵那终于找到了释迦佛预言之地,于是他领着弟子们进山开始兴建寺院。佛教自此兴盛。诺讵那后在大龙湫观瀑坐化。人们因此尊奉他为雁荡的开山祖师。诺讵那之后,有许多僧人在此修行,在宋时达到了鼎盛时期。

雁荡山的寺庙自唐时开始修建,宋时除了修葺还建造了更多的寺庙,有十八古刹、十六亭、十院之称。比较有名的有灵峰寺、白云庵、灵岩寺等。雁荡山有许多奇景和仙迹,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全山共分为灵峰、三折瀑、灵岩、大龙湫、雁湖、显胜门、仙桥、羊角洞八个景区,其中“二灵一龙”(灵峰、灵岩、大龙湫)被称为“雁荡三绝”。

从山脚,经石门潭、东石梁洞、谢公岭,就可以看到灵峰。灵峰与旁边的倚天峰紧紧相依,白天远远望去,好似参禅的双掌合十膜拜,故名合掌峰。灵峰中有观音洞,由大悬崖凌空夹峙而成。洞内有佛寺依洞而筑,共分九层,号称九重天,里面供奉着观音菩萨,周围的洞壁上摆了大小不一的佛像。洞内有“洗心”、“漱玉”、“石釜”三泉。相传有一天,一个僧人在此修炼,当他念经时,岩石上的水滴一点一点的滴下来,他却称之为“洗心”。当刺藤滑破了他的脸时,他也不觉的痛。他的虔诚最终感化了来欺侮他的狐狸、蜈蚣精和狼。

合掌峰巨壁的左侧缝间有一个手指大的活像观音菩萨的石像,人们称它为“一指观音”。根据民间传说,它与观世音菩萨还有渊源呢。一天,观音菩萨坐在莲台飘过雁荡山上空时,看到山中烟火冲天,鞭炮震天响,就化作一个老婆婆下去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人们正在观音洞里用檀香木浮雕刻菩萨的像。而要完成这个佛像,需要990斤银子。于是,化作老婆婆的菩萨找到方丈劝他不要这样做,因为是劳民伤财。方丈不听,还说:“修行人,只求超脱凡尘,为什么还要计较钱财呀?”并责备老婆婆“烧香拜佛空念一世经”。谁知方丈话没说完,合掌峰间刮起了一阵狂风,把未雕好的檀香木观音像刮的无影无踪,观音洞内则落下来一串串珍珠。在人们去捡时,珍珠又变作水珠流走了。此时空中传来声音:“诚不诚,看真心;塑巨像,害死人!”而那未雕成的檀香塑像,则越变越小,最后只有九寸九分九长了,贴在了缝隙间。而方丈趴在地上,也一动不动了。

元代文学家李孝光曾写道:“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灵岩有奇峰丽石,其中小龙湫、卧龙谷灵秀奇诡的美景美不胜收。

雁荡山有许多瀑布,有名称的达十八处,最著名的是大龙湫,湫即为“瀑”的意思,瀑高190余米,其磅礴的气势令游者叹为观止。“雁荡自奇,不附五岳;龙湫所注,别为一川”。雁荡的开山祖师诺讵那就在此坐化。

还有雁荡山最北端的仙桥景区,除了仙人王子晋骑鹤飞临之地外,还有仙亭山、仙人洞、仙溪,都与仙人有关。

如果说北雁荡山是佛家修行之地,那么南雁荡山则是浙南的道教名山。南雁荡山最高峰为明王峰,海拔 1070 多米。道教在此兴起大概是在中唐,两宋时发展兴盛,元明达到顶峰。主要道教派别是以仙姑洞为主流的正统龙门派,一是以五十丈宫为主流的天师道正一派。道教圣迹有仙姑洞、怡心院、三台道院、五十丈宫、东楼隔宫等。

仙姑洞,又名西洞,位于碧溪以西,西山之腰,唐时称“石室”,宋时方称“仙姑洞”,始建于南宋孝宗隆兴年间(1173)。正殿供奉着朱氏仙姑坐像。据《仙姑宝卷》称,朱仙姑名“蝉媛”,家住闹村,是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进士朱璧登之女。她幼时就不食荤,闻鱼便吐,见肉便呕。她八岁能文,十岁能诗。待长到十六岁,其父母把她许给大财主刘百万做媳妇。但她一心向仙,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她拜白水漈老道姑为师,父亲率人一把火烧掉茅庵,但蝉媛并未因此转意。她离开白水漈到南雁西洞继续修道,她夜间织麻,日间采药,自食其力。有一年,瘟疫流行,她用草药治好三百多人,连三个已经死去的孩子也被救活了。一个月夜,朱蝉媛突然不知所踪,人们都说她已升仙了。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她修行的洞中,修建了道观。

明代文人章元梅曾有诗《望雁山》,赞美了雁荡山的雄伟奇特。

雁山高与海天接,海雁南飞古荡秋。
雁飞一夜渡海去,雁荡之峰何邃幽。
四十九折盘鸟道,三千余尺飞龙湫。
芙蓉面面削寒玉,长使骚人举目愁。

──转自《正见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