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茶

2013年09月05日 13:42     评论»

茶,天地间之灵物,生于明山秀水之间,与青山为伴,以明月、清风、云雾为侣,得天地之精华,而造福于人类。

中国茶道

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但是,历代茶人都没有给他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时,佛家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通过心灵去悟道的意义。

茶道内涵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不重形式。饮茶也是这样。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加盐、加糖、加奶或葱、桔皮、薄荷、桂元、红枣,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而定。另一类是“清饮”,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单单用开水泡茶来喝。

“清饮”又可分为四个层次。以茶解渴,大碗海喝,称之为“喝茶”。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可称之为“品茶”。如果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等,则可称之为“茶艺”。而在茶事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人格和精神上的升华,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茶道不同于茶艺,它不但讲求表现形式,而且更注重精神内涵。

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淡泊明志、俭德行事。饮茶之人宽厚仁和,心静神怡,以达到至真至善的境界。

茶道中的“和”

五行相和,阴阳协调,普利万物。

陆羽在《茶经》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基础。

茶道中的“静”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体悟宇宙的真理?如何洞彻人生的真谛?如何开启心中的真性?如何升华生命的真知真觉?答案只有一个——静。

静,使人明心见性,洞察自然,继而反观自我,方能体悟道德。

茶须静品,心净则静。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