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足迹:日月潭

2013年09月05日 13:27     评论»

古时候,有一天,“咕噜”两声,太阳和月亮忽然之间都不见了,天地一片漆黑,眼见万物都快活不成了。大尖哥和水社姐这对年轻夫妇决定去帮大家把日月找回来。他们带着除妖用的金剪刀和金斧头,历尽了千难万险,来到一个深深的水潭边。水潭里忽明忽暗,原来是两条大恶龙在里面嬉戏。它们把太阳和月亮一吞一吐,玩得开心极了!大尖哥和水社姐看得满腔愤怒:你们倒好!可不管人们的死活了!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同时将金斧头和金剪刀朝潭里一仍,“哗”的一声巨响,潭中激起千层浪,两条恶龙挣扎了一下,直挺挺得死在了潭底。

恶龙是死了,但太阳和月亮还沉在潭底,怎么办呢?大尖哥和水社姐跳下潭,吃下恶龙的眼珠,刹那间,他们两个都变得像山一般高大。他们每人拔起一棵几十丈高的大棕榈树,将太阳和月亮托上了山。从此,这个潭就被称为了日月潭。大尖哥和水社姐变成了潭边的两座雄伟的大山—-大尖山和水社山,永永远远守护着日月潭。
……

日月潭昔称水沙连,因潭景雾薄如沙,水波涟涟而得名,地处台湾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西邻头社盆地,东有水社大尖山,水色盈盈、风光天成。潭畔为邵族原住民的祖居地,汉人来到后,因湖为光华岛所隔,南形如月弧,北形如日轮,乃改名日月潭。

日月潭满水位时,海拔近748.5公尺,面积8.3平方公里;浩瀚的水域,衬倚着翠峦叠嶂,晴天时,如镜的湖水倒映着青山绿树,气势不凡;风雨如晦的日子里,岚雾笼罩湖面,渲染出烟波浩淼的迷蒙,无论四季晨昏皆具韵味,以“双潭秋月”而名列台湾八景。

日月潭本是一个天然盆地,在埔里盆地群中,是海拔最高的一个,也是唯一有蓄水的一处。乘船游湖是赏湖景的最佳选择,水色山光宁静致远,和文物庙、孔雀园、大竹湖、德化社、玄奘寺、慈恩塔、玄光寺、涵碧楼等名胜相得益彰,增添不少人文掌故。

为了修建水库,引浊水溪注入日月潭,由于取水口武界的水位高于日月潭,出水时便会形成40公尺高的水柱,称为日月涌泉。水柱每24小时喷水一次,澎湃壮观,能摄取游人惊异的目光。

玄奘寺落成于公元1965年,除释迦牟尼佛以外,三楼还供奉着玄奘法师的舍利子。庙庭下方的巨幅浮雕,描绘着大师西行取经的路线。全庙建构素雅,庄重悠然,只有暮鼓晨钟偶尔穿透寂静。

日月潭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的四周是一座座长满绿树的山,而湖水又静静的,蓝蓝的,像一面镜子,周围的山色倒映在湖里。另外,一年四季,早晨晚上,映在湖里的景色也不一样,变来变去,就像传说中的仙境。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