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归于正道吧!

2013年10月26日 9:04     评论»

◎百志

【明心网】古代中国人各行各业讲道,君有君道、臣有臣道。就连行医的有医道,做生意的讲个商道。这个道,是借用于修炼的名词,并不完全是指「道家」的道。

那么,这个道指的是甚么呢?大概是指,那个行业、专业必须遵守的一层道理。这层道理不是所谓的「规范」、「法律」之类的有形之物,而是形而上的一种精神、一种特性,更是一种对真理的悟道,而在该行业中所展现出来。

日本人还保有一点这个文明的表面,喝茶的呢,讲个茶道;击剑的呢,讲个剑道。演戏的,得讲艺道;下棋的,讲究□道;插花的,必讲花道。

道之为物,虽很抽象,不过讲究「道」者,多半都是静心调息、语默神定、修身养性者,而不同于争争斗斗的凡夫俗子。

道可授兮,而不可言哉!道只能够在实践中,符合了真理时,领会了其中的一点点。人不可以企图全盘掌握道,认为自己的道是绝对的。因为,道贯串一层又一层天地间的法则,人不修道是不能知「道」的。

可是,现代人往往把「甚么甚么之道」的「道」理解成「技巧」与「方法」。

其实,古人早说过「止于技者,近乎道」。技巧是有限的,道却是无穷的。执迷于技巧,而不能契合大道,往往会生出庄子所说的「机心」,离道更远。为甚么呢?我想,技巧如果高了,心性却没提升,人便容易利用「技巧」去为非作歹。

中国古代的种种发明,古代人都认为是神官传给人的。例如:文字是仓颉造的、张衡造的浑天仪、地动仪也不是走现代科技的路子。总结我国古代发明史的一本书《天工开物》便可知道古人的思维。

这些器械,不是人的「发明」,而是「天工」开创这些给人用的。所以,这本《天工开物》便蕴含了古人的诚敬。换做现代人,可能会把书名取做「发明大全」、「科技百科全书」之类的。

还有呢!古代置有官吏,各司其天命。当时并未在学校教育大规模教育科学,要学生学甚么技巧。学生学的是圣人之道;而百道营生者,往往是师徒相承、父子相传。

技巧易学,不过心法却难悟;外型可形似,精髓却不同。古人程门立雪,求学之心坚矣;若论求道,可不是求得来的,而是师父选徒弟选来的。

许多人认为中华许多绝学失传,认为是老师自私,不传下来,带著进棺材。其实,道不可以轻传,很多人是找不到传人,不能把珍贵的东西给一个心性低的人。因为,中华的道统严谨,讲的是心性与道德,可不能光学技术,不重德的。

由于人随著时代的演进,物质的层面越发达,可是道德的方面却越下滑。因此,人们越不懂得道之可贵,也就亦发钻进物质表象的死胡同。直到近代,随著唯物科学、实证科学的进展,「道」就更不为人所了解。

可是,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屹立世界,历经五千年而生生不息,就在于这个「道」的精神代代相传,虽王者谢幕而去,改朝换代,道统依然不变。

君王得天行道,其位阶低于天道,如果不守王道,君王必因「无道」而遭推翻。

是以,历代君王莫不敬天爱民。诚如唐太宗的名臣魏征所言:「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他「总此十思,弘兹九德」,希望太宗能够「鸣琴垂拱,不言而化」。这就是君臣之至道。

君无道,则江山如何稳固?人无道,岂可希冀凭藉「技巧」而获致幸福?人若不知「道」了,是不是已到了「人间无道」的局面了!

这才是人类真正危险的。

愿我中华儿女,重新理解道、回归于道。那么,不只您能在虚无、狂乱的世界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心法。无道的世道,也将因人心的觉醒而复归于正。@

来源:新生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