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圣贤皆寂寞 学会寂寞,享受寂寞,超越寂寞

2017年08月22日 13:44     评论»

作者:定平 来源:

“site:bannedbook.org  老子出函谷关”的图片搜索结果

“古来圣贤皆,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如是说。

那些历代的圣贤,真的都寂寞吗?

走進历史的烟尘,一番跋涉探索,真个是:一路风尘一路云,中间尽是寂寞人。

陈子昂是寂寞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感天动地的叹息,穿越了多少历史的星空呢?

李清照是寂寞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幽怨的诘问凸显着寂寞的内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的寂寞痛彻心扉。

伯牙是寂寞的。子期墓前含泪摔琴的痛楚,终生不再抚琴的决绝,知音难觅的寂寞,如滔滔东流水。

是寂寞的。孔子率七十二门徒周游列国,传播忠孝仁义,在处处碰壁之时,久立河川,渭然长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老子是寂寞的。其大道无人可解,于是留下《道德经》五千言,飞也似的孤身去了。

我感叹万千,抽身南去。

喜马拉雅山南麓,释迦牟尼端坐精舍,拈花讲说精义。座下弟子数百,唯有大迦叶暗暗一笑。

我转身西走,见木匠出身的耶稣于伯利恒和拿撒勒间行走布道,传播着爱的福音,却不被人所理解,终于魂断耶路撒冷。

我怵然一惊,意识本体,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唉,果真,圣贤古来真的是多寂寞。

这些人中龙凤,创造了各异的精神花园,为所历代景仰。但,他们内心所承受的煎熬,真的为人所知么?在鹤立鸡群的时候,他们内心深处的寂寞有多少人可以体悟呢?

追寻着圣贤的足迹,细细品味他们的内心世界,我忽然明白了寂寞的本质。

寂寞的本质是什么?

寂寞,是远超常人的大善大真大忍的心境的外化,是胸有锦绣而无人赏识,无人共鸣,无人领悟,无人奉行,无人超越的大孤独。圣贤的寂寞,展现的是多姿多彩的纯美画卷,典雅清纯的天籁之音,沁人心脾的真理芳香。宏大的悲天悯人的善,清纯自然的真,坚如磐石宽如大海的忍,如本源之水,经圣贤心血的锤炼,流淌出纯纯的寂寞的大美,让人梦绕魂牵。

那么,凡夫俗子不也有寂寞吗?

其实,凡夫俗子所谓的寂寞,不过是空虚无聊罢了。热衷于追名逐利,沉缅于儿女情长,伤情于离别愁绪,身如败絮,心如浮萍,一味的无病呻吟,皮里阳春,心灵被物欲纠扯着一刻不得安宁,哪里还有功夫寂寞,哪里还有心情寂寞呢!

兰生闹市品自清,不向凡俗弄闲情。幽幽岁月千帆过,中有玉骨掬香人。

李白、李清照、陈子昂、俞伯牙之类文人雅士,他们的寂寞如这乱世幽兰般的清雅脱俗、纯洁幽静。

孔子、苏格拉底,这些行道于世、兼济天下的先知圣哲,品性如巍巍的高山,胸怀如浩淼的大海,意志如坚韧的磐石,他们的寂寞,如同严冬霜雪里的梅花傲然开放。

老子这样的清净真人,如生命之水般的清纯绵长,处于低位利万物而不争,引领着人类回归纯真的家园。

释迦牟尼、耶酥,这些普渡众生的伟大觉者,如泥中净莲,放射出洪大的慈悲和威德,引领众人回归生命的纯善,回归超凡入圣的本源境界,当属寂寞中的极品。

至于十恶末世,在最邪恶的摧残下,仍秉承最高特性-真、善、忍,普救着迷中众生的伟大修炼者,他们超越过往一切圣贤的大美寂寞,则是人类和宇宙走向新生的唯一希望。

“落入凡间深处,迷失不知归路,辗转千百年,幸遇师尊普度。普度、普度,切莫机缘再悟!”

但愿,迷中的俗子,都能体会宇宙的真意,放下名利情的执著,学会寂寞,享受寂寞,超越寂寞!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