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蔡伦与造纸术(下)

2016年08月01日 11:49     评论»

文/古春秋耶稣会教士蒋友仁将中国的造纸技术画成图寄回巴黎,此图为挂晾。(公有领域)

耶稣会教士蒋友仁将中国的造纸技术画成图寄回巴黎,此图为挂晾。(公有领域)

东汉和帝永元九年,蔡伦被任命兼职尚方令。“尚方”是皇家手工工场,“尚方令”掌管着皇室金库和宫廷内部事务,是少府所属的重要部门,专门为皇室制造御用器物,拥有雄厚财力和权势,有全国选拔优秀工匠的权力。蔡伦受命为尚方主管,负责监制御用器械和宝剑等。

在此期间,蔡伦在工艺技术及对此类事物管理的才华充分得到发挥,他经常与工匠们一起干活,钻研技术问题。在他的督导下,尚方制出的产品样样工艺精湛,质量上乘,“莫不精工坚密”,成为后世仿效的宝物。

东汉文化发达,学生众多,迫切需要更加廉价的书写工具。蔡伦喜欢读书写字,深知读书人的困难和需求,缣帛价格太贵,丝絮做的纸也不好用,竹简不贵,但很笨重。

蔡伦于是想用普通廉价的材料造纸,造出普通人也用得起的书写物品。有一次皇帝召见蔡伦,询问尚方的事情。蔡伦说,如能让更多的人读书,国家就会更加繁荣昌盛。他说自己正在试验制造廉价的纸以方便读书人,皇帝非常赞成,还拨给他试验费用。


《天工开物》所载造纸术流程,此图为荡料入帘。(公有领域)

蔡伦发明用麻头、破布、树皮和鱼网等作原料造纸,特别是利用树皮作原料。蔡伦造纸的基本工序是先把原料洗涤后切断,经浸渍沤制,其间采用加石灰浆升温促烂和蒸煮等工序,再反复大力舂捣,分离出纤维,制成纸浆,然后用细帘子捞取纸浆,漏去水分,晾干,揭下压平研光,成为纸张。用这种方法造出的纸,表面细致、光滑、书写性能好,颜色洁白,长期保存不回色腐烂,又轻又薄又耐用,正是蔡伦要的理想书写材料。

公元105年(东汉元兴元年)蔡伦把这一成果向朝廷奏报,汉和帝十分称赞,并通令全国推广这种造纸术工艺,各地也学会用植物纤维造纸,大大方便了读书、写字的使用。


《天工开物》所载中国古代造纸术流程,此图为覆帘压纸。(公有领域)

汉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8年),蔡伦因功绩突出,被“封为龙亭侯,邑三百户”。龙亭是河南的一个县,位于现在开封市西北。稍后,蔡伦又被任命为“长乐太仆”,位列九卿之一。

蔡伦的造纸术是近代木浆制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途径。现代造纸技术发达,以机器代替人工,但造纸的基本原理、工序和所用的原料与蔡伦在1900年前的造纸术基本相似,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蔡伦以后,别人不断对其造纸术改进。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汉未年),山东出了一位造纸能手左伯。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只是左伯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没有被记载下来。当时的书法家都十分推崇左伯的纸,这说明,在东汉末年,中国的造纸技术已经很高超。

公元二世纪到四世纪,是竹简、缣帛和纸张并用的时期,由于纸张的品质和产量不断提高,纸张作为写字用的材料,其使用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成为文人不可缺少的写字材料。

造纸术的传播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蔡伦千百年来备受人们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美国科学家麦克?哈特撰写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位于我们熟知的哥伦布和爱因斯坦之前。

2007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公布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榜上有名。周刊介绍说:“蔡伦是中国古代一名太监,他曾在昂贵的丝绸和竹板上书写过,但是,他发明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等压制成纸。”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世界各地。


1568年乔斯特安曼所绘的制纸匠(公有领域)

秦汉的交趾、九真、日南3个郡均在今境内。越南得到造纸技术较早,在公元三世纪之前,产地主要在今越南河东省清华县,但产量不多。根据记载,公元284年大秦(今越南)向中国进献3万张密香纸。

公元384年,东晋太元九年,有一位和尚摩罹难陀奉旨从山东烟台扬帆过海前往半岛的百济国传教,他的随从中有人懂得造纸术,百济王把他们奉为上宾,请他们传授造纸术,从此朝鲜半岛开始有了造纸业。

公元610年,高丽国王派高僧昙征过海到,他大力宣传纸张的好处,当时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就在离宫不远处龙田川河岸设立造纸作坊,从此日本有了第一座造纸工厂。

公元750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军打败石国。高仙芝原是高丽人(朝鲜族),年幼随父来中国。他勇猛善战,屡建战功,被提升为安西副都护。公元747年,石国小勃律王娶了吐蕃王女儿为妻后,随同吐蕃王反唐,朝廷又派高仙芝领兵出讨,大获全胜,惨败的石国向大食国求援。

公元751年大食国派大将齐亚德进攻唐朝边境,高仙芝统率3万与大食展开决战,深入大食本土七百里。在紧要关头,高仙芝部队中有一少数民族首将突然反叛,形成与大食人合攻唐军的态势,唐军战死无数,被俘数千,大食军也损失惨重。被俘唐军中有会造纸的工匠,人靠他们在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的第二大城市)建立了造纸厂,生产的纸张不仅供应当地居民,还是撒马尔罕外贸商品。

在怛逻斯战役中被俘的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的侄子杜环,后来辗转归国。在他的回忆录中,曾提及中国工匠传授阿拉伯人造纸术的史实。从此,撒马尔罕成为阿拉伯人的造纸中心。在许多中世纪阿拉伯旅行家的游记中,都有关于撒马尔罕出产优质纸品的记录。

公元794年在新都城根达(今伊拉克巴格达)建立第二家造纸工厂。后在大马士革(今叙利亚首都)开设第三家造纸厂。

此后,阿拉伯帝国的一切政府文书、档案均书写在纸制品上。

公元900年阿拉伯人把造纸术传入埃及,亚历山大城开办起非洲第一家造纸工厂。公元1100年在非洲西北角的摩洛哥费斯城建立造纸场。公元十世纪的印度突厥首领率领伊斯籣教徒军队侵入印度,带入造纸术。

至十一世纪,欧洲各国发动十字军东征,攻打伊斯兰教国家,这场延续数十年的宗教战争,使西欧的英、法、日耳曼、意大利等地区人士见识到东方的丰富资产及重要的造纸技术。

在欧洲,第一个造纸工场是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于公元1150年在萨狄瓦城建立起来的。


西西里国王罗杰一世(公有领域)

在意大利的博物馆中,至今还保留着西西里国王罗杰一世于1109年书写的一幅诏书,诏书用的纸就是阿拉伯人生产的。在当时的欧洲,能够使用阿拉伯人制造的纸张被视为一种奢侈的行为。由于纸的造价昂贵,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国王菲特烈二世曾在1221年下令禁止使用纸书写官方文件。

中国造纸术传人欧洲前,欧洲人曾用羊皮进行文字记录工作。在中世纪的欧洲,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三百多张羊皮,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的传播。造纸术的西传,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公元1276年,意大利半岛中部的蒙地法诺地区建起该国第一家生产麻纸的造纸场。英格兰公元1460年出现过一家小造纸作坊,但英皇认为破布是不祥之物,下令关闭该作坊。直至公元1494年,英国才兴建第一家造纸场。


耶稣会教士蒋友仁将中国的造纸技术画成图寄回巴黎,此图为晾干纸。(公有领域)

此后不久,欧洲人开始改良造纸技术,但直至17世纪,欧洲的造纸技术还只能达到中国宋代的水平。为了解决欧洲纸张质量低劣的问题,法国财政大臣杜尔阁曾希望利用驻北京的耶稣会教士刺探中国的造纸技术。乾隆年间,供职于清廷的法国画师、耶稣会教士蒋友仁将中国的造纸技术画成图寄回巴黎,中国先进的造纸技术才在欧洲广泛传播开来。

欧洲人于公元1575年把造纸方法传播到美洲。公元1690年在美国费城建有造纸场,这距离蔡伦造纸术诞生已整整晚了1,585年。@*

来源: 责任编辑:谢秀捷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