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丘处机盛赞的蒙古帝国公主

2015年10月31日 16:16     评论»

文/皇甫容

成吉思汗钟爱三的才智,经过一番昼夜深思,于是接受了丘处机的提议,不仅封阿剌海为“壶盖公主”,也特颁《册封阿剌海别谕》,向帝国昭示阿剌海为“监国公主”的无尚尊荣。(网络图片)

在将星如云的汗国,有颗极其璀璨的明珠“监国公主”。700多年的风沙,吹散了汗国的大帐、臣民,也尘封了明珠的光华。面对风云的历史大事,历朝历代的风流人物,历史那只巨大的神笔,似乎也分身乏术,忙到无暇顾及。趁他打个盹儿时,蒙古帝国的公主,就在青史中隐去,从此不见踪影。

面对后世的质疑,掀起的声浪,逐渐淹没了监国公主曾经存在的足迹。蒙古帝国公主就这样消失了,这一消失,就消失了700多年。

直到上个世纪,内蒙古出土了一枚珍贵的铜印,从它透射的权势和威严,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拂去岁月的尘沙,露出沧桑遒劲的印字,“监国公主”的字样跃入世人的眼帘,引起世人一片哗然。

铜印的主人就是曾经创下天下伟绩,代父监国长达20多年的阿剌海别吉——成吉思汗的第三女。当她荣耀的名号再次驰骋在这个世界,就像依然没有远去的精魂,带着神勇随着蒙古铁骑,依然驰骋在那片历史的天空。

这枚刻有“监国公主入宣差 河北都总管之印”的铜印,并非帝王的传国印玺,是阿剌海代父监国、辅佐朝政、掌管国事、批示公文的方印。她的权限之大令后世讶异,因为她监管的是当时蒙古帝国的全部版图,包括成吉思汗灭掉的40余国,征服过的720多个民族。


在将星如云的蒙古汗国,有颗极其璀璨的明珠“监国公主”。(Fotolia)

“监国公主”名号的由来

700多年前,被南宋、金国、蒙古帝国共同尊敬的丘处机在《上汗书》中对成吉思汗说:“贫道至大漠已久,亲历大汗一统蒙古,征夏灭金,铁骑蔽空,所向披靡。”世外高人丘处机在大漠亲眼见证了成吉思汗一统蒙古、所向披靡的神勇气势。丘处机在和诸将的庆功宴上,为了警示众部将,于是取出随身携带的一个汉壶,对众多彪悍的大将说:“你们看看此壶何处为要?”

当时,“人中四杰”之一的木华黎回答说:“壶身为要,腹占所有,来的实在。”赤老温说:“壶嘴为要,吐露导流,来的随意。”志意沉雄的博尔术说:“壶把为要,把持倾覆,来的痛快。”正当丘处机感叹这三员大将的回答时,成吉思汗的三女儿阿剌海别吉的一番话,让那些建下赫赫功勋的大将刹时逊色,她说:“壶盖最要,想一壶之盖,时时为勤,刻刻警惕,虚时启,盈时封,壶纳乾坤,盖之为始。想我蒙族虽有壶身之怀,壶嘴之灵,壶把之力,然问鼎中原,建极帝国,应必学壶盖之德,此急务也!”

三公主的眼里,壶盖最重要。若使一把壶容纳乾坤,首先就要打开壶盖。壶空着的时候,打开壶盖注水;壶满时,要盖上壶盖,以防溢洒。我们蒙族虽有壶身之怀,壶嘴之灵,壶把之力,但若要问鼎中原,建立帝国,当务之急就是要学习壶盖的美德,时时勤恳,时时警惕。


循着史料依稀透露的光影可以看到,在群星灿烂的蒙古帝国,有勇有谋的阿剌海名倾朝野,众所周知。(网络图片)

在众将的言论中,阿剌海的壶盖之论,可谓切中时弊,极富远见。这不是寻常的金枝玉叶养尊处优,就可以得出的高屋建瓴,而是和她日常的所思所想练就的气度、韬略密切相关。

丘处机听到三公主的言论,认为简直是“惊世骇俗之言”,在回复成吉思汗询问治国之要时,丘处机就特别推荐三公主的妙论,作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座右铭,若要图谋远大,就要倡导新风、纳谏虚怀。丘处机建议大汗封睿智的阿剌海为“壶盖公主”。

成吉思汗钟爱三公主的才智,经过一番昼夜深思,于是接受了丘处机的提议,不仅封阿剌海为“壶盖公主”,也特颁《册封阿剌海别谕》,向帝国昭示阿剌海为“监国公主”的无尚尊荣。成吉思汗赞叹阿剌海的才智、心地和胸怀“如鹰临空,万鸟哑鸣,此为天佑我蒙族,降才于吾”。

成吉思汗也特别晓谕,如果他去远征时,就由三公主全权掌印监国,赋予她生杀予夺的大权,并特别赐予三公主一把壶,上面镌刻了几行字:“壶中纳乾坤,盖夫阴阳始,公将定天下,主德虚为怀。”


元太祖(成吉思汗)皇帝像。(维基百科)

磨难铸就之心

三公主的勤恳和警惕,来自她早年的坎坷经历,历练出的胆魄和心志。1204年,铁木真在万军阵前与汪古部首领阿剌兀思结为“安答”(结义兄弟)。在汪古部军队的先导下,蒙军大破乃蛮部。为了表彰阿剌兀思的功劳,铁木真将第三女阿剌海嫁给阿剌兀思之子不颜昔班为妻。

这个似乎注定一生要奉献给草原的女子,就在她新婚不久,新夫就被留守家乡的叛乱部将所害。接着叛将又布下陷阱,诱杀了归心似箭、毫无防备的阿剌兀思。当时年仅19岁的阿剌海强忍和公爹惨死的悲痛,沉着冷静地带着婆母阿里黑、阿剌兀思的二儿子孛要合和阿剌兀思的侄子镇国连夜逃跑。一位好心的守城人可怜他们的处境,用绳索将他们吊出城外,这就是史载的“缒城以登,因避地云中”。

阿剌海带着家人,连夜奔逃,逃到自己父亲的驻地。1206年,蒙古各部推选铁木真为蒙古大汗,并尊称他为成吉思汗。为了报答阿剌兀思的恩义,成吉思汗发兵平定了汪古部的内乱。

从此,汪古部成为蒙古核心的四部之一。成吉思汗追封阿剌兀思为高唐王、阿里黑为高唐王妃。因为阿剌兀思的二儿子孛要合尚未成年,还没有立下军功,所以就先封阿剌兀思的侄儿镇国为北平王,并把大量的财物、奴仆悉数赠予新任的北平王。

之后,成吉思汗再次为阿剌海主持了婚礼,用汗国最高礼仪,将三公主嫁给北平王镇国。盛大的婚礼后,成吉思汗就踏上了西征之路,他把年少的孛要合带在身边,待他立下战功后再封王。孛要合出征西域归来,阿刺海别吉的丈夫镇国已经去世,成吉思汗让孛要合袭封北平王,并娶阿剌海别吉为妻。

草原的辽阔注定了这一带的子民,以自由的驰骋、御敌迅猛,完成草原赋予他们的意愿。也注定蒙古王的女儿与生俱来的胆魄,在这场磨难中加以历练。作为黄金家族的成员,命运之神也似乎在用熔化的黄金铸造她的身心,用光泽的璧玉装饰她的容颜,为她日后代父监国,奠下沉着如鼎的王者气息。

神明毓粹,智略超凡

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西征之前,赋予阿剌海“生杀大权”的监国权威,并将汗国所有事务交给“人中四杰”之首的木华黎管理。凡是木华黎做出的决策、军政大事,与监国公主商议,得到公主的许可后才会实施。很多决策经过公主的考量和定夺,木华黎才会觉得稳妥。木华黎作为四杰之首,对监国公主的治国才能心服口服。

循着史料依稀透露的光影可以看到,在群星灿烂的蒙古帝国,有勇有谋的阿剌海名倾朝野,众所周知。尽管她权威至极,却鲜少流露权臣特有的跋扈嚣张。她的智慧和名望,令身经百战、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都为之臣服。

成吉思汗远征期间,监国公主代父操持国事,经常率领将臣巡视国土。在现有零散的记载中,公元1221年,她派大臣犒赏“国王”木华黎(因其战功卓越,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国王”),并且飨宴部将兵士。公元1228年,蒙古中都一带,出现信安等结伙劫掠的恶性事件,大将王楫“奉监国公主命,领省中都”,剿灭乱贼。

成吉思汗病逝后,由于蒙古各部宗王对成吉思汗选择的继承人窝阔台意见不一,各部反覆协商两年后,窝阔台才登上汗位。在汗位空缺的两年中,蒙古汗国并没有因群龙无首而发生混乱。汗国官员所做的重要决策、军政大事、任命汉人将才官职、收复河东等诸事,经过“监国公主”的官印批示后,有条不紊地进行实施。监国公主对军队和官员的驾驭,对汗国政策的定夺,沉稳如鼎的威严,俨然一代蒙古的摄政女王。

从茫茫史海,重拾散落的宝剑、珠玉,将这些散落的明珠,一一镶嵌在蒙古帝国的锦绣山河,“神明毓粹,智略超凡,决生运筹,凛有丈夫之风烈”的监国公主,从寥寥数笔的青史,走向这个世界。当滚滚的历史长河,掀起的大风大浪淘尽沙砾时,那颗用黄金铸成的真心,终会剥去厚厚的尘封,露出天之娇女的真容。#

责任编辑:林妍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