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庸》看儒家文化的变异

2014年07月27日 18:04     评论»

作者: 一萍 来源:正见网

现代社会世风日下,很多人想从传统文化里面找出路。但是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变异,再加上中共邪黨有意破坏,现代人已经很难认识传统文化的真面目。比如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现代人称作中庸之道。这是不对的。我也看到书本上,网上也称中庸之道误导读书人。那么应如何理解“中庸”呢?本文希望能够解开这个千古之谜,还原儒家文化的本来面目。

中庸是一个并列词组,中与庸要分开来理解。什么是中?子思在《中庸》里已经说得很明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就是说不带个人的思想感情去看问题做事情的时候就是“中” 。带有个人的思想感情做事的时候都有节制就是和。那么不带个人的思想感情的时候是什么状态呢?以什么作为衡量的标准呢?那当然是以天道为标准,以神的教化为标准。这一点在《中庸》的开篇已经点明这个主题了: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道家认为人是神造的。人的先天本性与天道合一。遵循先天本性做事就是道。因为人在迷中不知本性,所以要修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这里是指儒家文化。曾子在《大学》里阐明儒家文化的宗旨是传承神的教化。所以《中庸》讲的道是指神的教化或者指天道,而不是指“中庸” 本身。因为天道“不可须臾离”, 又看不见听不闻,所以不能带个人的思想感情去看问题做事情,要按照神的教化做事情。对神的教化无过无不及就是“中” 。 其实这是一个基点的问题。就是要以神的教化为中。不能以个人的思想感情为中。

《礼记》里面有曾子过犹不及的例子。曾子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又是子思的老师,尚且不能完全按先王的教化做事,那其他人就更难了。所以《中庸》里又讲:“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和” 字在这里应是协调的意思。就是讲带有个人的思想感情做事要有节制,不能偏离道太远,要顺天道而行。

《大学》里面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以什么平天下呢?如果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天下如何能平?当然要以神的教化为中,天下才能平。孔子提出中庸思想就是要为后世人确立-个行为标准,以神的教化为标准,以天道为标准。从修炼人的角度看,宇宙在不同层次有不同层次的法。儒家文化本身就是人类社会这一层法理的体现。所以中庸思想就是教人要按法理做事,而不能按自已个人的思想感情做事。

儒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包括修身,齐家,治国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绝不是人的智慧所能及的。是神通过修道的人以及历代圣王传给人的文化。所以《中庸》后面讲到: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这里说明儒家文化来源于先王的教化,博大精深,读书人应该按儒家所讲的法理做事,不要有疑惑。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这里说明儒家文化经得起各方面的验证,是天下的法则。儒家弟子按儒家文化的标准修养自已,可以成为天下人的榜样。我们从历史来看,儒家文化传承了神的教化,对维护人类社会的道德是功不可抹的。“以天道为中”的中庸思想使中华民族能够容纳优秀的外来文化(如佛教等)以成就自身的博大。使中原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开创了汉唐盛世。特别是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外国人纷纷派学生到长安留学学习中原文化,称大唐为天朝上国。

但是自朱熹作了《中庸章句》,就变异了儒家文化;并在《中庸章句序》中否定佛家和道家老子的学说,割裂了儒家文化与道家的联系,实际上是割裂了儒家文化与神的联系,同时割裂了儒家文化与宇宙法则的联系。致使儒家文化逐渐失去其教化的功能,使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不断下滑,国势曰衰。

朱熹的依据是尧传舜的“允执厥中”,以及舜传禹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些本来是修道人讲的话,不是朱熹所能理解的。道家认为人的先天本性与天道合一,人在迷中不知本性,所以有人心与道心之别。道家修道讲返本归真,就是要去除人心充实道心,最后回复人的先天本性,达到与天道合一。修道的依据当然是以神的教化为标准。古籍记载舜和禹是修道的人。舜的师父务成子与老子本是一家。否定老子是不知根本。我们再从历史分析。人是神造的,早期的人类是在神的扶持下走过来的。历史上讲的三皇五帝是沟通天地人的圣王,肩负着开创人类文明的使命。黃帝在位的时候还是人与神同在的社会。黄帝得道乘龙升天之后,颛顼大帝绝地天通,隔绝了人与神的联系。那时的老百姓信神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修道的人也十分普遍。特别是尧帝在位的时候,正是大洪水爆发的时期,许多文明都毁掉了。象尧舜禹这些圣王,他们的言行将会成为天下人的法则。所以对他们的要求是绝不允许用人心做事的。他们只能按神的教化做事,按天道做事。就是以神的教化为中,以天道为中。从现实的角度看,大禹治水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他们是在西王母以及众神的帮助下才能成功。他们怎能不以神的教化作为标准呢?就象《旧约全书》讲到的摩西借助耶和华的神力带以色列人出埃及挽救了以色列民族。那以色列人当然要信耶和华,以耶和华的约定为标准。所以“允执厥中” 的“中”是指天道。

尧舜所传的文化并没有提及庸字。中庸是孔子提出来的。那么这个庸字可能带有时代的烙印。要理解庸字就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文化环境。庸字在东周时代是指地位低下的劳动者,或者指受雇佣的人,后来引伸为平凡没有智慧。本人认为庸字在这里表示谦卑的态度。我们看《中庸》里的一段话: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这段话讲到神的教化本来是亲民的,但有人故作高深偏离了神的教化;有人睨视神的教化,对天道不敬;有人对神的教化不能尽心尽力。孔子讲自已也不能尽心尽力按神的教化去做好。如果象庸人那样言行谨慎,对神的教化尽心尽力,言行一致,这样修养自已的人一定是忠厚诚实的人。这段话说明对神的教化要象庸人那样以谦卑的态度对待,要信守奉行。我们再看《中庸》前面一段话。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这段话讲到神的教化不能推行不能传播的原因是过与不及的问题。但是为什么会有过与不及的问题呢?过者必定是自以为是的人。不及者必定是没有虚心学习的人。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这里孔子称赞颜回并不是因为颜回特别聪明。而是因为颜回能够以谦卑态度对待神的教化,对神的教化能够“拳拳服膺而弗失之” 。

通过上面的分析,本人认为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是对天道的态度,对神的教化应有谦卑的态度,要以神的教化为标准信守奉行。所以中庸本身不是道。把中庸称作道是买椟还珠的做法,把神传文化的本质丢弃,拿儒家文化的外壳来说教。

从中庸思想我们也可以分清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教人向善,教人按宇宙的法理做事就-定是正的。打击善良,教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就一定是邪的。中共就是邪教。本人过去对中共批孔子不理解。认为孔子不在世已两千多年了,批孔有什么意义呢?后来看了《九评共产党》,《解体党文化》以及《马克思成魔路》这些中共的禁书后才明白,中共是邪灵附体,以破坏人的正信为目的,最终是要毁灭人类。中共邪黨的什么主义什么政治都只是一个幌子。中共的魔教本质决定了它做事一定是以破坏为能事。大家看现在的雾霾天气,水质污染,土地沙化,有毒食品,黨官的贪腐以及荒淫无度等等都是由于邪黨破坏了传统文化,強行毁掉人的道德良知造成的。中共不准人信神却要在海外办孔子学院以欺世盗名。我们千万不要被中共的假象所欺骗。现在世上有佛法洪传,大家千万要珍惜啊!不要再被中共的谎言所蒙蔽。在善与恶之间做出人生的重要决择,为自己选择美好的未来。

本文属个人见解,仅供交流。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