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吵我

2013年10月26日 9:52     评论»

【明心网】处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每天要讲很多话,也会听见很多话。还要从电视机、收音机里听见很多人叽哩咕噜地讲。但是,我们仔细地想一想:这些话的内容是甚么?对我们自己和社会整体产生甚么作用?如果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可能会很吃惊的发现,我们每日的语言互动中,居然是废话的比例居多。而正面的、真心的、善良的言语进入我们的耳朵,却是少之又少。

人不只喜欢讲,也喜欢听别人讲,不仅可以满足对他人的好奇心,更是可以附和一番、反对一番,以表示自己的立场。而在一来一往的言语互动中,一个社会思想的动态也就可以维持。听与说满足社会每个人心灵的供需关系。藉著生活中的交谈,思想与思想的矛盾或融合不断地产生。研究一个社会的思想,每日语言的分析绝对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

在古代,语言的使用是谨慎的。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要大家慎言,少说多做。老子则教人要寡言。这一方面代表了君子内省的功夫,也显示了人对于言语负责的态度。

可是,在现代传播媒体的发展下,听与说的供需关系被彻底地商业化。虽然衍生而出的是无数的商机与就业机会,人人都可以大鸣大放。每个人都藉著说话拼命扩张自己的立场,言语于是变得浮滥。为了捧住自己的饭碗、与撑住这个繁荣的景气,话题得不停地被制造。

透过电视广播,整个社会不停地讲,但每一句话都减低了它的份量。如果要对每句话都仔细思考的话,人们很可能会发疯。在不同意见充斥的环境中,人们被迫使选择一个自己的立场,而对于别的东西则保持漠然与敌视。将自己的思想心灵封闭起来,再与其他的封闭心灵相互碰撞,这就是一个商业化的言谈环境。人人似乎都想藉由言语寻求交集,却又很难找到。人们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我与外在发生著矛盾。

言语的泛滥也增加了沟通的成本,每个人必需得讲更多的话来表达意见。人们在听与说的固定模式中,互相地消耗。每天听来听去,讲来讲去,都是同样的事翻来覆去。人对语言会变得越来越疲惫,思想越来越受到限制。更可怕的是,带著恶意的思想言论会趁虚而入,因为听起来新奇,有卖点。社会的人心就在冲突的言语中被扭曲。现代人的精神方面的问题,除了压力外,不知是不是也和这个语言现象有关系?

学习沈默是一个必须的过程,不只是嘴上的沈默,连心里也得宁静沈默。与其多言,不如反问自己,自己为甚么想说?别人想听吗?如果,我们的言语带给别人负面的感受,那还不如不说。

如果人人都能学习当个倾听者,社会自然宁静平和。在倾听中,可以发现许多秘密,在说话中只能产生执著。宁静地听一听自己。倾听自己的内心吧!@

来源:新生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