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奇才诸葛亮】第10集 三顾茅庐-刘备折节访孔明

2017年08月21日 22:04     评论»

【 天下奇才诸葛亮】第10集 三顾茅庐-刘备折节访孔明
【 天下奇才诸葛亮】第10集 三顾茅庐-刘备折节访孔明

记者/主持人:静汝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

欢迎收听「千古」,我是东方。现在播出是中国历史上形象最好、被大家公认具有「智慧」与「忠义」特质的代表人物、「天下奇才」诸葛亮。

今天播出第十集,刘备折节访孔明。

上集提到刘备在夜深人静反省他目前的处境时,他似乎无法了解为何号召力很强的他、受世人推崇的他、拥有猛将如云的他会沦落到帮刘表看守荆州大门的窘境呢?为何四处征战17年,至今仍无一个可以兴复汉室的根据地呢?

为了答案,刘备特地去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徽,想请司马徽帮忙诊断诊断他的困境,也帮他解解惑。水镜先生司马徽本不想多言,但被刘备的态度与诚意打动,就对刘备说:「你缺少一位能看清天下大势,帮你运筹帷幄的俊杰。」刘备回说:「俊杰?难道我身边的幕僚都不是俊杰吗?」司马徽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司马徽的意思是说,刘备身边的那些谋士都只是书生型的,都不是俊杰。荆州虽然人才备出,但大都不能称的上是俊杰,其中最识时务的就只有卧龙与凤雏两位了。刘备进一步追问这两位是谁?司马徽点明了卧龙就是诸葛亮-孔明,而凤雏则是庞士元-庞统后,就保持沉默不再多说了。

找到答案后,刘备开始在荆州襄阳广招人才。可惜的是,襄阳大的人才都对刘备这位落魄的皇帝远房叔叔不感兴趣,反倒认为曹操才是能够兴微继绝、匡济华夏的人物。加上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败了当时实力最强的大将军袁绍,占有了全国一半的行政军区,使逐渐走向稳定,并逐渐呈现越来越兴旺的局面,更让荆州许多人才走往北方,向曹操靠拢;这其中包括了诸葛亮的好友石韬-石广元。

也就是说,历史告诉我们,不是刘备不看重人才,而是人才看不上刘备。刘备虽然曾担任过徐州牧,一方的军区领袖,也被朝廷策封为豫州牧、左将军;但四处征战至今,刘备仍然没有一块属于的地盘,而且饷粮都要依赖荆州牧刘表提供。刘备就好像是一家没有业绩、外表看起来有点摇摇欲坠的公司老板,需要一直跟银行打交道不断贷款来维持公司的生存。虽然刘备孚有众望,又是汉献帝的远房叔叔,为人重信义、亲民仁爱,在一般平民老百姓的心中声望最高;但也因此让他打起仗来,为了要考虑到平民老百姓的安危,常常使他无法当机立断,决策老是拖泥带水。

相反的,曾操为人少拘束、多谋略、又能善用人才,而且任职中央朝廷司空的官位,是三公之一,又兼车骑将军,论官职比刘备要高,而且还掌控了豫州、兖州、徐州、冀州、幽州、青州以及并州等七个行政军区。加上,曹操身在中央朝廷,几乎是汉献帝刘协的代理人,掌握实际的权力与庞大的资源。而刘备只是汉献帝一个很远很远又很远的远房宗亲,他的官职又是曹操帮他推荐来的,只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名号。试问大家,如果您生在三国时代,又自认为是一位人才,「您会选择去北方找拥有七个军区的曹操?还是要去跟着驻扎在新野帮刘表看大门的刘备呢?」

东汉初年名将马援曾对光武帝刘秀说过一句身处乱世中的名言:「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也就是说,人才会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去想要辅佐、与其共事的物。有的人才喜欢用成本效益分析,分析哪一个领导人物能为自己带来较小的成本、较大的收益;例如是否离家近?是否有一份稳定的薪水?是否能让自己有更好的未来?有的人才则以领导人物的个性特质喜好是否与自己相契合,做为他择主的标准,就怕跟自己选择的人话不投机,半句都嫌多了。有的人才则是以「具有共同的理念和相同的道德标准」来做选择。尤其在乱世中,他们会采取「以天下为己任、不重个人私利」的标准去选择能施仁政、解救生民于水火的明君。以三国当时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人才似乎喜欢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式来做出他们的选择。

在这些人才中,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的好朋友徐庶,他很早就听闻刘备是一位善待臣民的仁义之君,且胸怀大略;所以,在一听到刘备驻扎在新野时,便主动求见。刘备对徐庶过去游侠仗义的经历很感兴趣,也对徐庶的才干与人品相当器重,当下立即把他留在身边并委以重任,让他参与议事决策、整顿军事、训练士兵的工作。徐庶也不负所望,帮助刘备规划战术击退来犯的曹操军队;也因此一战,让刘备在荆州的声望达到巅峰,也使刘备越发的重视徐庶,遇事都会找他讨论。

至此,听众会不会觉得刘备有了徐庶辅佐之后,似乎就忘了诸葛亮?如果是这样,老天爷应该不会安排刘备到荆州。就在刘备进入荆州的第6年,曹操用计让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前往北方归附曹操。面对徐庶的离开,刘备突然第一次感到人才流失的焦虑。从他开始广招人才以来,的确是有不少人来归,也都很忠诚;但似乎还没找到能帮他规划打天下的人,像徐庶这种高档次的人才,这么多年来也就这么一位。现在这位人才又要被曹操抢走,日后他想成就的大业要靠谁来帮忙呢?

刘备的焦虑挂在脸上,急着请徐庶推荐人才。徐庶说:「我有一位好朋友,诸葛亮、诸葛孔明,人称卧龙,才华远在我之上。」刘备终于再一次听到诸葛亮的大名,就开口拜托徐庶帮他将诸葛亮请来。没想到徐庶说:「诸葛亮淡泊名利,是个修道中人,他是不会主动来见将军的。除非你亲自去邀请他,用诚意打动他。」刘备一听,觉得不可思议,诸葛亮只是一位27岁的年轻人,大部分的人都还不知道诸葛亮是谁呢!而他自己是一位全国知名的军区将领,为什么要他降尊纡贵亲自到隆中去拜访呢?这可不像刘表亲自前往稻田里拜访庞德公的情况,至少他们两人在辈份与资历上是对等的。然而想成就大业求才若渴的心,让刘备不想再错失人才;更何况,折节下士的情况在东汉末年的时代并不少见,不少军区领袖,像是袁绍和曹操都是用这种方式在找人才的。

于是,刘备详细询问徐庶关于诸葛亮的过去经历与种种事蹟,徐庶也毫不保留的将诸葛亮的才华与个性钜细靡遗的告诉刘备。刘备这才发现,原来诸葛亮就是他真正需要的人才,也是水镜先生司马徽说的「识时务之俊杰」;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诸葛亮「兴复汉室」的理念和想法跟他不谋而合。当下就下定决心非将诸葛亮请出来不可,也有点懊悔几年前没有追着司马徽问个清楚、弄个明白。

隔天刘备便依照徐庶指引的方向,带着关羽和张飞两兄弟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只是很不凑巧,诸葛亮刚好与友人出外游历,弟弟诸葛均也不确定诸葛亮何时才会回到隆中,刘备只好怅然的回返新野。再过了半个多月,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已经回家了,就要关羽和张飞再陪他去隆中一趟。刚到隆中草庐,就看到诸葛均和一位老者在门口交谈。刘备定睛一看,发现那位老者就是曾在刘表餐宴上见过的荆州名儒黄承彦,赶紧下马跟黄承彦打躬作揖、施礼问候。黄承彦一看到刘备,就爽朗的大笑说:「哈哈!将军也是来找孔明的吗?看来,你跟我一样,今天都是白跑一趟了。」随即转身跟诸葛均说:「回头等你二哥回来,请他到新野回拜刘将军。」刘备一听,赶紧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过些日子我们再来亲自拜访。麻烦诸葛先生帮忙转达我对孔明先生的敬慕之意就可以了。」

接下来,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已经是隔年正月的事情了,这一次,他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究竟跟他说了些什么?让刘备大为赞叹折服而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呢?

下一集我们会跟听众谈谈刘备和诸葛亮的初次见面以及举世闻名的隆中对。今天的千古英雄人物节目在此暂时告一段落,谢谢收听。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