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宽巷子那些柔软的时光

2013年10月27日 14:58     评论»

宽巷子如一个小小的标记,向世界证明着成都人的悠闲与宁静。(网路图片)

◎曾颖

【明心网】经过四年的整理和修建,宽窄巷子又开街了。这个消息,让我莫名地想起多年来在宽巷子窄巷子那些小小院落里度过的柔软而安闲的时光。在这个拥有几百万人的大都市里,那两条窄窄的巷子,如一个小小的标记,向世界证明着成都人的悠闲与宁静。

我最初与宽窄巷子的记忆,可以回溯到十多年以前,那时,我还没来成都打工,几个月上一次省城,上午在红星路媒体云集的地方拜会一下老师和朋友,中午到春熙路和西南书城逛逛,下午则跑到大慈寺或宽窄巷子去找个小茶馆沏杯茶,躺在竹椅上晒肚皮。

即便是居住在偏僻的川西小县城里,也再找不到这样古雅幽静的老城气息。长长的灰濛蒙的巷子里,慢节拍地走着几个老太太,拎着竹篮或水瓶,特别是有阳光的下午,太阳斜照,把小巷照成黑白分明的两个世界。树阴下,卖凉粉和豆腐脑的小贩摊旁,围绕着几个吞口水的孩子,阳光下的石门墩里,各种瓷盆和陶盅改制成的花盆里,鲜花纷芳。旁边的老木椅上,一只小猫正呼呼睡得正香。远处的屋檐下,有人在用瓦罐炖鸡,空气里弥漫着咕咕的响声和无边的香气,那夹杂着木柴,草药和肉香的气息,是一种最真实的生活味道,让人忍不住想伸长脖子,去深院里品上一口。

我喜欢那种古旧而悠长的味,很多人也有同感。我发现,成都凡新创一本杂志,必会把宽窄巷子作为主题,大家不约而同将它当成了成都的味精,如果没有它,成都的市井生活,似乎就少了些什么东西。

后来,到成都上班,去宽巷子的机会更多一些。有时是陪外地朋友去,找一家小茶馆,花三四元钱倒上一杯花毛峰,在那里侃个天昏地暗,如果兴之所至,干脆叫对面餐馆打上两份烧排骨蒸肥肠,换茶为酒,大干一场;有时,则是一个人,幽幽地走在夜静的宽窄巷子里,听远处酒吧里传出的欢声笑语,感觉与历史,与各种知名或不知名的风流雅士擦肩而过,或脚印相叠。有时,索性钻进旁边的龙堂,开一个小房间,听着中外男女的欢歌或低语,在泛着时光味道的空气里悄然睡去。

那样的夜晚,通常是做美梦的夜晚。

后来,宽窄巷子开始改造,作为早期筹备策划小组的成员,我深入到每一处以往向往过但一直未涉足的小院,看着那些印着先人手印和川西风情的老树老楼老木板,看他们如娇羞的新娘,悄然蒙上盖头,这盖头,一蒙就是四年。

2008年6月14日,宽巷子历经四年修整之后,终于在一场大风雨中开街了。我于第二天带着妻女一起去看看。不看还好,看了更让人心烦难过,四年前看过的那些住着原住民的老街老院和街上那些慢节奏走着的人们,以及小饭馆里那些蒸牛肉和豆花饭的香味和许多原汁原味的成都趣味的东西都消失了,只余下一大堆商业化到牙齿的不伦不类的茶吧酒吧和咖啡厅,有的茶馆,甚至堂而皇之地挂着禁止参观的牌子,让人觉得有无限的失落感,总感觉心里不是个味。

至少,它不是我记忆中那悠长绵远令人缱绻的味了!

来源:新生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