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云豹 穴狮 斑驴 四种绝版动物

2015年03月10日 11:43     评论»

2013-04-30 16:37

来源: 神秘的地球

台北市立动物园的2只云豹并非云豹,而是如图中来自东南亚的亚种,未来民众或我们的下一代想再窥台湾云豹风采,恐怕只能到国立台湾博物馆看标本了。

为了证实台湾仍有云豹存在,台美生态学者合组研究团队调查13年,设置1500多台自动照相机、200多个气味陷阱,结果却一无所获,失望之余,学者们强忍悲伤把这份「用生命换来的调查」投稿至国际保育期刊《Oryx》,待年底刊出後,林务局将进行讨论,若获认可,就等同於正式宣告,台湾云豹已灭绝。

受人类过度开发与猎捕影响,台湾云豹栖地缩小、食物减少,近年来山林间难见其踪影,灭绝之说甚嚣尘上,但缺乏有力学术研究证实,没有人敢下结论。

屏科大动研所教授裴家骐和中研院生物多样研究中心博士男等台湾学者相信台湾云豹仍存在,13年前与美国学者合作共组团队展开「追豹任务」,走遍玉山、太鲁阁、雪霸国家公园及东部海岸山脉,利用自动照相机和陷阱,寻找台湾云豹身影、排遗、足迹、毛发等证据。

无奈,事实是残酷的,一无所获的调查进行十多年後,证实「台湾已经没有云豹,就算有也是零星个体,迟早会灭绝」,这份调查於本月2日获《Oryx》(Oryx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ervation)采用。林务局表示,待报告刊出後会提交野生动物谘询委员会,若讨论认可就会把云豹从动物保育名录中除名。

听过「穴狮」(Cave lion)吗?它是狮子的老祖宗,是地球上最大的狮子,史前艺术的「主角」之一,但早已在遥远的「更新世」(距今约300万年至1万年前)灭绝了。

穴狮又称为「穴狮」或是「亚欧穴狮」,最早在1985年於Siegsdorf一个洞穴里,发现一只成年公穴狮的遗骸,判断它的身长为2.1公尺,肩高1.2公尺,形态与现代狮子相似,但大了5%至10%。

虽然「穴狮」之名,是因遗骸在洞穴里发现,但也可能生存在树林与草原,由化石脚印及史前壁画显示,它们与驯鹿等大型草食性动物的分布地相同,所以极可能以猎捕鹿、马、野牛等维生,并在接近极地气候的环境生存过。

任何两匹斑马身上的条纹,都不是相同的,这对生物学家来说,要分辨什麽是原种、什麽是亚种,成了高难度的困境;而「斑驴」(Quagga)在获明确分类之前,早就被人类大规模猎杀、剥皮吃肉而导致灭绝!它们在19世纪後期正式告别地球,也是第一个DNA获保存研究的灭绝物种。

斑驴又称「拟斑马」,特色是前半身有黑白纹像斑马,後半身是褐色又像马,肩高约130公分,体重约250至300公斤,分类为普通斑马的亚种,一度在南非大量出现,名字「Quagga」是一个拟声字,源自南非原住民科伊族(Khoi)对它们的称呼,因为这与斑驴的叫声相似。

早在1788年,斑驴被认为是独立的物种,即「马科类斑驴」,之後大约花了半世纪的时间研究,才被认定是「普通斑马的亚种」。而在「验明正身」之前的1652年,当人在南非殖民时,不仅把当地原住民当奴隶,发现斑驴後,更大规模猎杀!

1811年,博物学家威廉巴切尔(William John Burchell)访问南非时,就亲睹多达1万5000只匹斑驴被埋成一堆,有人以来福枪一次射杀!据指出,南非最後一只野生斑驴在1878年被杀。

特拉海牛(Steller’s sea cow)又称大海牛、巨儒艮、无齿海牛,1741年,博物学家乔治斯特拉(Georg Wilhelm Steller)和探险家维特斯白令(Vitus Jonassen Bering)在白令海的海岸附近,首先发现他们的踪迹。而这种温顺不怕人的动物,已於1768年灭绝,距离斯特拉发现的时间,只有短短27年。

斯特拉海牛是已知海牛中体型最大的物种,能长到约8公尺长,重达3吨,比起海牛、俗称「美人鱼」的儒艮要大得多,也是近代海牛目中,唯一能适应寒带 气候的物种,它的外表有点像海豹,但前肢更强壮,还有像鲸鱼的尾巴。斯特拉形容,这种动物皮肤黑而厚,像老橡树的皮,头很小,没有牙齿,「只有2颗白色的 平平的骨,一颗在上面,一颗在下面。」

关键字: 豹狮驴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