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珍事:国库重地必须管好!

2016年05月28日 16:58     评论»

作者:秦如初韩琦的品德和思想境界,使他在官吏和百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shutterstock)

韩琦的品德和思想境界,使他在官吏和百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shutterstock)

在宋代的大臣中,韩琦是从给管理左藏库开始他的朝官生涯,并且成为三朝元老。

韩琦在进入朝廷成为朝官之前,二十岁的时候,就考取进士第二名,并被授为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将作监”是一个负责京城的宫室、宗庙、城廓、官府、桥梁道路等等的营造的中央官署,它的首长是大监和少监,“丞”则是他们的助手。而“通判”则相当于知州、知府,或用现代观念理解为州长,也差不多。他的主要工作是在淄州。所以当他进京被任为监左藏库的时候,才算真正当上了“京官”。

当时,那些参加科举考试取在前面的人,都愿意直接去当显要的官,而像左藏库监这样的官,有点像皇上的仓库管理员或是账房,往往不被人们看重。但韩琦不在乎,并尽力去作好这一工作。韩琦认为国库重地必须管好!不可马虎、大意。

韩琦到任以前,左藏库的管理有许多混乱。宦官直接找到皇上,批个条子,就可以从库中支取金银布帛,连个玺印都不盖,事后往往难于查证。韩琦向皇帝奏请把过去的规章制度恢复起来,设计了必要的传票,设置了专门的机构。这样提取物资都有凭据,避免了差错和弊端。

过去各地送来的贵重物品,都得等宦官来验视以后,才能入库,但管这事的宦官们,又往往不能按时验视,有时要在房檐下面放几天,大家都觉得这样作不太合适。也是韩琦提出建议,改变了这种作法。

由于韩琦这项工作作得好,所以他很快得到升迁,并得到皇帝的信任。后来他又作过开封府推官和三司度支使,还作过右司谏,是专门给朝臣们挑毛病的官。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他指责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任职期间没有什么建树。结果这四个人在同一天被罢官。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程度。

这时发生了饥荒,他被任为安抚使去慰劳灾民。他发现很多郡县仍在催逼赋税,而且催得很急;有些官吏到市场上买东西,也不按价给钱。他采取了缓征赋调的办法,并对特别困难的百姓给以救济。对那些贪残百姓的官吏予以罢免,多余的淘汰,从而使百姓负担减轻,社会安定下来。因为他的安抚救济工作作得好,使一百九十万灾民得以安全渡灾。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朝代(不包括几个分裂时代的一些小国)。汉唐时代那强大的帝国版图,宋朝是不敢望其项背的。不但北方有契丹国与宋朝长期对峙,西方在如今陕西、甘肃、宁夏一带的党项族,也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的首领李元昊在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称帝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辽国和西夏经常侵扰宋朝。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李元昊大军犯宋,进攻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宋军屡败。韩琦提出了退敌建议,被仁宗采纳,并取得了初步胜利。可惜宋军将领,没有完全执行韩琦的方案,招致失败。虽然大家一致认为这不是韩琦的错,但韩琦还是主动上书作了检讨,并在几项兼职中,申请免去一职。

韩琦的品德和思想境界,使他在官吏和百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人们把他与范仲淹合称“韩范”,格外尊敬。

韩琦见到宋军在对辽(契丹)和西夏的战斗中,屡战屡败,总结了它的原因,并提出了选将帅、明按察、丰财利、遏侥幸、进能吏、退不才、谨入官、去冗食:共八项措施。宋仁宗接受了他的建议。他在定州(今河北省北部长城以南地区)的时候,曾把那里的一支懒散的队伍,训练成一支强劲的队伍,号称“中山军”。

当初忠武军节度使潘美协助太祖赵匡胤北伐,并坐镇河东(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附近)的时候,为了躲避契丹人的骚扰,曾把边界一带的百姓内迁。因此,那里的土地都荒芜了。韩琦说,这些都是良田,弃而不耕实际上是帮助了敌人。他则反其道而行之,只把距边界十里以外的地区,作为禁区,十里以内,则驻扎弓箭手御敌,同时把这些土地,全部重新开垦出来,共垦出近万项良田。

仁宗死后,英宗赵曙即位为帝,韩琦被任为仁宗山陵使加门下侍郎,还封了卫国公。英宗在位不到四年,就在治平四年(1066)病死了,他的儿子赵顼即位,是为神宗。这时的韩琦又被任命为执判大名府(治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充安抚使,并有“便宜从事”的权力。

韩琦在六十八岁那年去世。神宗下令辍朝三日,赐家属白银三千两,绢三千匹。

(《宋史·韩琦传》《宋史·仁宗纪》等)@

来源: 责任编辑:王愉悦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