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圣祖康熙帝】第3-上集 力平三藩 天下初定

2017年07月01日 14:00     评论»

【大清圣祖康熙帝】第3-上集 力平三藩 天下初定
【大康熙帝】第3-上集 力平三藩 天下初定

记者/主持人:静汝

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来到希望之声的“千古英雄人物”节目。我是司马龙云,现在播出的是「大清圣祖康熙帝」第3集 力平三藩 天下初定(上)

凤霞: 哥,这次我有认真的读书了喔,气质不一样了吧!

龙云: 的确,双目炯炯有神,嗯!整个人也清亮了起来,说说看妳看了些甚么?

凤霞: 就是上次我们聊到,我把爸爸书房里能找到的书都翻了出来,东西超多的,我真的有看,但是一知半解,真的有点消化不良啊!

龙云: 有问题是好事啊!那代表妳有认真去思考了。我们兄妹难得有共同话题, 就来讨论讨论,妳先跟我说说你卡在哪里吧?

凤霞: 这吴三桂是从顺治帝时就投降了,二十多年来,帮满清很多的忙,当大官,又雄踞一方,要甚么有甚么,为什么到六十岁这么老了还想要叛乱呢?

龙云: 好问题,那妳会怎么想?

凤霞:要是我才不会叛乱呢,吴三桂像诸侯一样有自治权,他的儿子吴应熊还娶了皇太极的小女儿,就是那个顺治最疼爱的小妹恪纯公主,他家根本就是皇亲贵族了,安闲富贵的生活不要,不是很奇怪吗?

龙云: 的确,不只是尊荣备至,三藩中吴三桂的军队有十多万,民政、财政,人事权不受中央节制,以顺治十七年为例,国家正赋收入875万两,而一藩就支出900多万两。

凤霞: 全国的财力,还不够他一个藩之需求。

龙云: 问题还不只这样呢!云南矿产丰富,他开矿练兵,又私自联络蒙古、西藏,势力实在太庞大。就在这个时候,广东的尚可喜已经七十岁了,因为儿子不孝,向提出退休,想回东北的老家养老去,康熙帝俐落的允许了尚可喜的请求,而且下令家族和官兵全部撤离广东。

凤霞: 奇怪!人家要退休,这关吴三桂什么事?

龙云: 三个边防重镇,一个尚可喜要撤藩,吴三桂和福建的耿精忠同时提出申请,吴三桂想测试北京的意向,当时他还扬言: 「我提出的申请,一定不会调动我的。」他万万没料到,康熙帝不但立刻同意,还称赞他们「恭谨可嘉」。

凤霞: 哦!就是吴三桂做做样子,明明不想撤,只想看看皇帝会不会挽留他吗?皇帝难道不明白他的意图吗?

龙云: 朝廷当然也知道吴三桂在云南的势力太庞大,这次的御前会议的讨论非常沉重,赞成撤除吴三桂的只有五位大臣,多数朝臣是一片沉默,尤其当年擒拿鳌拜的第一功臣索额图,这次竟然是最大的反对者,因为牵涉了云南军团如何移防东北,如何调派军队驻防的问题,最大的担心当然还是引发内战。

凤霞: 这回反而让北京伤脑筋了。那康熙为甚么决定撤藩呢?

龙云: 这时的康熙才二十岁,从小读儒家经典,治国以民为先,亲政后除了每天安排请老师为他上课,叫做「经筵」。更是熟读史书,历代的兴衰故事早已深印在心里。一向谨慎的康熙这次却做了独立的决断,说「撤也反,不撤也反,不如先发制人」,所以很快的同意了吴三桂的申请。

凤霞:我猜康熙不是这种意气用事的那种人。

龙云: 他的确有所准备,他也知道可能引发,户部存粮可提供十年的军需,他也请教了祖母太皇太后,祖母不但赞成,立刻将自己宫中仅剩的3万银两拿出来支援军队,鼓励康熙帝面对国家的危机。

凤霞: 原来如此。不过沙场老将的吴三桂,也应该有准备吧!

龙云: 吴三桂打着为明朝复仇,立朱三太子为王的名义叛乱了,自封周王、天下招讨大元帅,而且就在同一时间点上,北京竟然出现了另一场「朱三太子」的起事。

凤霞: 哇!南边、北边都要反清复明,康熙帝没有想到吧。

龙云: 的确,但是康熙帝接到吴叛乱的讯息,仍然笑着对朝臣说 : 「这朱三太子还有分身啊!接着就是调动八旗军向南平定叛乱了。」

凤霞: 从我看的书中说的,这场大战可是打了八年。以中国历史来说,这算是很长的内战了。西汉的七国之乱,三个月就平定了,西周的管蔡之乱,周公是苦战三年才平定。规模较大的是唐代的安史之乱也是八年,换了三个皇帝,国家元气大伤,唐朝因此事而衰弱。

龙云: 今天好像不一样了吔!还挺有我们司马家贯通古今的气魄嘛!

凤霞: 我也是深藏不露的!这次我去问老爸,他只借我几本书,对我微笑点头而已,好像是希望我自己研究研究了。

龙云: 既然做了功课,那我就问问你,为何康熙能获胜 ?

凤霞: 当然是「顺天者兴,逆天者亡」,中央军一定比较强吧!

龙云: 我觉得从结果来看,妳说没有错,但是过程才不是这么简单。战争一,吴的军团势如破竹,拿下了四川、湖南,二十多个汉人降将加入吴军阵营,清朝一下子失去了半壁江山,第三年危机更大,连北方的河北,陕西,内蒙古都反了。可能私下和吴三桂有外交联盟的西藏领袖达赖,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向康熙提出裂土分封的建议,就是要清朝承认云南是个独立王国。

凤霞: 唉呦,我一看到战争的描述就跳过去了。只是随便猜猜的。那老哥你又是怎么理解呢?

龙云: 我先说说康熙帝对战争的看法,从派军兵征讨吴三桂开始,康熙帝一再提醒将领,最重要的是民心,行军时,尽量不要侵扰到百姓。他也很重视士兵的健康,北方军团到溼热的南方作战,要求各军注意水土不适,派任好的医生随军,并准备充足的药品。

另外很有趣的是,一开始战事并不顺遂,皇帝每天上朝完毕,下午经典的学习仍然照常,他还天天到景山骑射打猎,当时有许多民众很不理解呢 。

凤霞: 战情这么严峻,康熙真的一点都不害怕吗?

龙云: 乱事平定后,皇帝才说明: 自己平定叛乱的信念非常坚定,但是对外一定要表现出悠闲的模样,因为只要稍有疑惧的样子,人心也会动摇。其实在战况最困难阶段,康熙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他心爱的皇后和好朋友翰林学士喇沙里先后过世,宫殿发生火灾,北京又地震。一时间人心惶惶,京师不少官员甚至把家眷送回故乡。康熙为此焦虑的无法进食,也常常为了等待军情,三更未眠,身体还消瘦了不少。

凤霞: 这么惨啊!叛变,宫廷大火和地震,连连打击年轻的康熙皇帝,我以为康熙稳操胜券的才下诏彻藩,胜利的关键到底甚么时候才出现呢?

龙云: 我想先卖个关子,我肚子咕咕叫,我先去煮晚餐,妳要不要一起吃康熙的最爱白面条?

凤霞:老哥,你不要为了省钱骗我,皇帝爱吃白面条是要骗谁啊。

龙云: 这可是有他的亲笔信函的。他写给宫中的总管的信很意外被保留下来。

凤霞: 好,你先拿给我看。而且,为什么你对康熙帝这么清楚,你快告诉我资料是从哪里来的?

龙云: 稍安勿躁,我煮好面,吃饱了再跟你说,这位历史上最朴实的皇帝,和他到底如何取得最后的胜利。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