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才诸葛亮】第4集 襄阳诸葛亮

2017年04月15日 13:53     评论»

记者/主持人:静汝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

欢迎收听「」,我是东方。现在播出是中国历史上形象最好、被大家公认具有「智慧」与「忠义」特质的代表人物、「天下」诸葛亮。

上集提到,在诸葛亮被送到荆州襄阳,居住不到两年,就传来叔叔诸葛玄在豫章西城遇害的消息。那时的诸葛亮已经是一位17岁的青年,个性相当成熟,听到叔叔遇害的噩耗,心情虽然十分悲痛;但是,诸葛亮内心也意识到,从今以后,他就是一家之长了,必须独立承担起照顾弟弟诸葛均的责任,同时也必须为和弟弟的未来做出正确的选择。幸运的是,诸葛亮的两位姐姐,在抵达襄阳不久,就在诸葛玄安排下,大姊嫁给了荆州地区担任房陵郡太守的蒯祺,二姐嫁给地方最有名望庞氏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两位姐姐都有很好的归宿,也让诸葛亮肩头的压力减轻不少。

蒯氏家族在荆州襄阳一带,是地方上六大望族之一,在襄阳相当有影响力。刺史刘表也是因为蒯氏家族的支持与协助,才能在荆州立稳脚跟。蒯家的两位儿子,也因此被刘表任命为房陵郡与章陵郡的太守。诸葛亮的大姊就是嫁给担任房陵郡太守的蒯祺。

诸葛亮的二姐嫁入了庞氏家族。庞氏家族虽然没有人当官,却是当地影响力最大的望族,家族的长老庞德公在荆州地区声望极高,被公认是「在野逸民」的领袖人物。这里的「逸民」是飘逸的逸、人民的民,指的是在东汉末年,有一群对宦官干政、导致朝廷腐败相当不满的知识份子,不愿入朝为官,选择遁入、隐居山野之中,韬光养晦。这群被称为「逸民」的知识份子,在当时非常受民间百姓的爱戴与尊敬。庞德公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在叔叔诸葛玄尚未去世之前,诸葛亮兄弟两人寄居在荆州刺史刘表安排的住处。因诸葛玄在豫章西城公开表态要脱离袁术,归附刘表的节制与管辖。刘表也上奏朝廷派他担任豫章太守,诸葛玄就正式成为刘表的部属。由于诸葛玄派驻600公里外的豫章郡,刘表提供住所给诸葛亮兄弟是人之常情、理所当然的。不过,由于诸葛玄突然过世,诸葛亮已无理由继续住在刘表提供的住所,17岁的诸葛亮该怎么办呢?

一开始,诸葛亮原本考虑返回故乡阳都县。但是,徐州当时仍处于战争地区,从逃离来的乡人得知,琅琊郡的阳都县因为战争的祸害、日趋荒芜,故乡的人大多四处逃离:而且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已经决定带着继母宋氏避难江东。琅琊郡的阳都县已经没有亲人留守了。再加上,两位姐姐,一个在荆州的房陵郡,一个在襄阳,如果诸葛亮兄弟留在襄阳,彼此之间能够照顾,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最重要的是,荆州襄阳相对来说,比较安定,许多名士鸿儒也都避难在此,可以让年轻的诸葛亮有更多学习与请教的机会;这也是诸葛亮最后决定留在荆州襄阳的最大原因。

不过,诸葛亮虽然决定留在襄阳,却不想靠大姐夫房陵太守的,在荆州刺史刘表府中谋个一官半职;反而决定拜辞刘表,搬到襄阳城西边20里处的隆中村,盖几间草屋,过著下田耕种的农家生活。

为什么诸葛亮不愿靠裙带关系,依附荆州刺史刘表谋个一官半职呢?这个必须从荆州学术界的地方领袖庞德公说起了。

诸葛亮抵达荆州襄阳后的前两年时间,除了在荆州府公办的学业堂进修之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庞德公的家。一方面,是因为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另一方面,则因为庞德公是一位慷慨重义的地方鸿儒、学问深厚、知识渊博。所以,诸葛亮常常到庞家去拜访庞德公,向他请教。每次出入庞家,诸葛亮总是非常恭敬的以晚辈之礼拜见庞德公。没多久时间,庞德公很快就发现诸葛亮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拥有非常细腻的分析能力以及出众的表达能力。特别是诸葛亮幼年曾经历过苦难、个性早熟严谨、思虑缜密、不重虚名、志向远大,跟一般年轻人很不一样。庞德公在观察诸葛亮一段时间之后,竟然越来越欣赏诸葛亮,两人竟成了忘年之交,无所不谈。

庞德公为了让诸葛亮有更好、更广泛的学习,他还将司马徽这位在河南颖川非常有名的古文经学家找来襄阳,开设学堂,传经讲学,协助他一起指导诸葛亮的学习。司马徽这一位人物,在当时以「知人、育人、荐人」闻名于世;也就是说,司马徽很会看人、很会培育人;而且,只要是被他亲口推荐的人,一定是非常好的人才。所以,司马徽在当时被尊称为「人鉴」,鉴是鉴定的鉴,人鉴就是很会「看人」的意思;这也是司马徽被庞德公称为「水镜先生」的缘故。

司马徽虽然才高八斗、学识渊博,为人却非常谦虚淡雅,从不骂人。据说,有位邻居丢了一只猪,跑到司马徽家来找猪,这位邻居指著司马徽后院里的一只猪,说是他的。司马徽二话不说,当下就把猪交给这位邻居带回去。后来,邻居找到了自己的猪,就跟司马徽认错道歉并将猪归还,司马徽不但不责怪这位邻居,还对他厚辞相谢。这种不重视身外之物的风范,对人物宽容的谦谦君子之风,让诸葛亮非常敬佩,也成为诸葛亮学习的典范。

当时,诸葛亮最喜欢跟庞德公和司马徽交谈,庞德公清奇精辟的时势分析、司马徽渊博精深的学术涵养,都对诸葛亮的思想影响深远。最特别的是,这两位民间领袖人物,都只想悠游乡野,不愿当官。尤其庞德公被刘表找过好几次,敦请他出来当官,但庞德公都坚持「乱世时代、绝不出仕」。司马徽跟庞德公的态度一样,也是只想当一位不求名利的隐士。诸葛亮受到他们的影响,自然也就不愿跟刘表求官;加上当时的诸葛亮,认为17岁的自己还需要有更多的学习与磨练,于是选择搬到环境优美的隆中,开始过著半耕半读的隐居生活。

17岁的诸葛亮选择不依赖姐姐的裙带关系,不在官府弄个一官半职,反而决定带着弟弟在隆中自力更生、半耕半读。这个决定从他在27岁跟刘备见面,提出轰动世人、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来看,搬到隆中隐居的决定是很正确的。从17岁一直到遇见刘备,在隆中的这十年期间,诸葛亮是如何沈潜学习、孕育发展出他那精准的分析能力与大智大慧呢?

下一集我们会跟听众谈谈青年诸葛亮「躬耕陇亩、悠游学海」的「隆中十年」。今天的千古英雄人物节目在此暂时告一段落,谢谢收听。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