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植的殊胜佛缘(图)

2017年01月07日 1:49     评论»


曹植极具殊胜的佛缘,尤喜读佛经。他曾七步成诗,此事名垂千古。(网络图片)

曹植(192—232)三国时代魏之文人。为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字子建,諡号思,故称陈思王。十岁能文,以其文才横溢,为武帝所钟爱,然文帝立,忌其才,欲加害。

曹植喜读佛经

某次,限他七步成诗,植应声而成道:“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文帝默然而罢。封于陈,每欲求见,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怅然绝望,悒郁以卒,諡思王,葬鱼山。《陈思王植传》载:“初,植登鱼山,临东阿,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述征记》云:“鱼山临清河,旧属东阿,东阿王曹植,每升此山,有终焉之志,植之所游,池沼沟渠悉存,既葬于山西,有二石柱犹存焉。”

曹植极具殊胜的佛缘,尤喜读佛经。《广弘明集》言:“植每读佛经,辄流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极也。遂制转读七声,升降曲为之响,故世之讽诵感弘章焉。”

曹植曾闻梵天之响

曹植曾游鱼山(在今山东省东阿县)闻空中梵天之响,乃配合汉曲制成梵呗,又据《太子瑞应本起经》,作四十二契之声明(即有关偈颂等讽诵吟咏之学)流传于刘宋、南齐之时,被尊为中国佛教声明之祖,收于《广弘明集》。

僧徒相传,曹植曾仿制梵呗:“陈思王尝登鱼山,临东阿,忽闻岩岫有诵经声,清遒清亮,远谷流响,肃然有灵气,不觉敛衿礼敬,便有终焉之志,即效而则之,今之梵唱,皆植依拟所造。”(《三国志补注》引《异苑》)

慧皎《高僧传》卷十三说:“梵呗之起,肇自陈思。”又云:“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其后帛桥、支龠亦云祖述陈思,而爱好通灵,别感神制。”

又唐《法苑珠林》卷三十六云:“魏时陈思王曹植,世间艺术无不毕善,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而侍御皆闻,植深感神理,弥悟法应,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于此焉。”又他书亦有类似之记载,繁不俱引。

嗣孙吴有西域僧侣康僧会,依《双卷泥洹经》制作泥洹呗声,为一代宗式,又有西域居士支谦,依《无量寿经》、《中本起经》,制菩提连句梵呗三契。如是历代名师以及帝王士夫,撰词谱声,接踵不绝,文献具载,不遑枚举。

曹植自幼至终,篇籍不离于手,前后所着赋、颂、诗、铭、杂论,凡百余篇,皆辞彩绚耀,才华高旷。有《曹子建集》十卷传世。

当时称“天下共有才八斗,子建独有八斗”。以诗赋言,曹植实为东汉至隋的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其佛缘殊胜,古今共仰。

责任编辑:轻描淡写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