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金言(二) 曾敬贤 整理

2016年11月11日 19:59     评论»

来源:

(接前(金言一1——7)

8、朕今每慕前代之贤者
【原文】
朕今每慕前代帝善者,卿等亦可慕之贤者,若如此,则荣名高位,可以长守。
——《唐太宗集?高颎相公直论》

【今译】
我现在常常仰慕前代帝王中的优秀君主,希望各位大臣也应该仰慕前代宰相中的贤良大臣。如果能够这样,那么荣誉与崇高的地位,都可以长期保有。

【附言】
据《贞观政要》卷五记载:《诸葛亮高颎相公直论》“乃贞观二年(纪元688年),太宗与房玄龄等”谈话时所讲述。选自该文的这条语录,表示了他希望房玄龄等宰辅大臣,向诸葛亮、高颎两位宰相学习的愿望。高颎(读郡),隋朝大臣,选贤任能,对隋朝的强盛有突出贡献。

9、谗妄之徒,皆国蟊贼
【原文】
朕历观前代,谗佞之徒,皆国蟊贼,巧令朋比,暗君庸君,莫不迷惑;忠诚孝子,泣血衔冤。故丛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
——《唐太宗集?谕侍臣绝谗构论》

【今译】
我遍观前代历史,那些专说别人坏话的奸巧、谄谀的坏人,都是危害国家的蟊贼。他们巧言令色,结党营私,昏暗的、平庸的君主,没有不受他们的迷惑的。致使忠臣孝子,哭泣着洒下血泪,忍痛含冤。所以说,丛兰想要长得茂盛,却有秋风狂吹,想来败坏它;君王虽然想要明察,却有专讲坏话的人,却要蒙蔽他。

【附言】
《谕侍臣绝谗构论》是贞观初年的作品,全文总结了齐、隋间的历史教训,要求群臣做正直之臣。选自其中的本条语录,说明了奸臣对国家的危害,反映了唐太宗对奸臣的痛恨之情。

1O、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原文】
《书》云:“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唐太宗集?民可畏论》
【今译】
《尚书?虞书》说:“可爱的不是君主吗?可怕的不是人民吗?”
天子有高尚的,那么人们就推举他为君主;(君主)没有高尚的道德,那么人们就抛弃不用他,真是可怕啊!

【附言】
《书》:指《尚书》。
“可爱非君”二句:出《尚书?虞书》,犹言:“可爱非君乎?可畏非民乎?”

《民可畏论》作于贞观六年(623年),是唐太宗对侍臣谈话时说的,反映了他为君时的谨慎心理。

ll、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原文】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
——《唐太宗集?自鉴录》

【今译】
船是可以用来比喻人君的东西,水是用来比喻民众的东西。水能浮载船,也能把船翻转过来。你正是要做人君的人,可以不畏惧民众吗?

【附言】
《自鉴录》是唐太宗要太子用这篇文章的内容做镜子,经常来检讨自己的言行。选自其中的这条语录,表现了唐太宗对君民关系的看法,反映了君王应有的“自警自惕”的心理。

12、此木虽曲,得绳则正
【原文】
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唐太宗集?自鉴录》

【今译】
这一根木头虽然弯曲,经过木匠按绳墨加工后,就变得很平直。做人君的虽然没有高尚的道德,只要能接受臣子的谏言,就能成为一个圣明的君主。

【附言】
这条语录,表现了他教育太子将来要虚心接受臣子们的意见。

13、夫全一人者德之轻,拯天下者功之重
【原文】
元海当除而不除,卒令扰乱区夏;惠帝可废而不废,终使倾覆洪基。夫全一人者德之轻,拯天下者功之重;弃一子者忍之小,安社稷者孝之大。况乎资三世而成业,延二孽以丧之,所谓取轻德而舍重功,畏小忍而忘大孝。圣贤之道,岂若斯乎?
——《唐太宗集?晋武帝总论》

【今译】
刘渊应当铲除而不铲除,终于使他扰乱了中原地区;惠帝可以废弃而不废弃,终于使他倾覆了国家大业。保全一个人是很轻的道德,拯救全天下是重大的功劳。抛弃一个儿子是小的残忍,要安定国家是大的孝道。何况凭借三代的努力,才成就的巨大事业,却为了延续惠帝与怀帝这两个人,竟把它(国家)丧失了,这就是所谓取得了很轻的道德,而抛弃了重大的功劳,害怕小的残忍,而忘记了大的孝道。圣贤的正确主张,难道能是这样的吗?

【附言】
元海:刘渊的字。渊,匈奴人,纪元304年,起兵山西离石县,自称汉王,反晋。308年自称皇帝,建都平阳。惠帝:晋武帝司马炎太子,为人愚蠢,不能决定政事。即位后,政出群下,天下大乱,百姓饿死,无饭吃,惠帝竟说:“何不食肉糜?”愚鲁迷惑到如此地步!
三世:指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二孽:指晋惠帝、晋怀帝。

在《晋武帝总论》中,唐太宗对他的成绩与缺点,进行了全面的评价,选自其中的这条语录,主要是批判晋武帝的重大政治失误,反映了唐太宗认为社稷重于太子,重于国君的思想。

14、帝王之业,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
【原文】
余闻大德曰生,大宝曰位,辨其上下,树之君臣,所以抚育黎元,陶均庶类。自非克明克哲,允文允武,皇天眷命,历数在躬,安可以滥握灵图,叼临神器。是以翠妫荐唐尧之德,玄珪赐夏禹之功。丹鸟呈祥,周开七百之祚,素灵表庆,汉启重世之基。由此而观,帝王之业,非可以智竞,不可力争者矣。
——《唐太宗集?帝范序》

【今译】
我听说天地最盛大的功德,是化生万物。圣人最宝贵的事物,是天子的位置。分辨清楚尊卑长幼的次序,设立君主臣僚,用来生育抚养百姓,造就民众。假如不是十分明智,确实文武全才,皇天眷爱赋予天命,依照继承的次序正当其身的人,怎么会随便得到河图的符瑞,承受帝位呢?因此翠妫献图,荐举陶唐氏尧帝的道德,青色的瑞玉,显示夏禹的功劳;丹鸟呈现祥瑞,开启了周朝七百年的命运。白帝子表示瑞庆,开启了东西汉两朝的基业。由此看来,帝王的事业,是不可以用智力来竟争,也不可以用武力来夺取的了。

【附言】
大德句:天地的盛大功劳在于化生万物。大宝句:圣人最宝贵的事物就是位,位指帝位。上下:搞尊卑长幼的次序。 陶均:制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造就。克:能。 哲:智。 允文允武:文事和武功兼备。 允,诚实。皇天眷命:谓天命归之,眷命,眷爱并赋以重任。历数:古代认为帝王相承,与天地运行的次序有关,故称帝王继承的次第为“历数”。 灵图:即河国,帝王的一种符应。《易?系辞》:“河曲图,洛出书。”叼:忝。谦词,如言叼蒙,叼承,表示承受的意思。神器:这里指帝位。翠妫:水名。相传为黄帝得河图处,后来用作歌颂帝王瑞应之词。玄 :同玄圭,黑色的玉。传说上帝以玄圭赐给禹。丹鸟:红色的鸟。相传,周文王时有赤雀衔丹书入丰(当时周都)。后用来作为帝王受命的一种“祥瑞”。 素灵:即白帝子。相传汉高祖曾将当路的一条蛇斩断,其后有老妪夜哭,说是:“吾子,白帝子也。……今者赤帝子斩之。”表庆;表示嘉庆的祥瑞。
重世:指西汉、东汉。

《帝范》及其序言,均作于贞观末年,是为教育太子李治而写的,
选自此文的这条语录,反映了唐太宗的皇权神授的思想,也表示了只有“克明克哲,允文允武”的人,才能得到皇天的眷命,对太子含有勉励的意思。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