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山夜話〗淺論「醫德」(四)

2013年07月11日 23:09     評論»

◎李德孚

對於一個醫生來說,重視醫德修養,尊重職業道德,忠於職守,竭誠為病人診治應該是有一個道德標準的。醫者一身系著病人的安危,切忌粗心大意,敷衍塞責。探脈診舌,問起始原因病因,憂患飲食之節,起居之度,或傷于毒,應盡察細毫,切不可花言巧語地口頭應付,或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攻其一關,不顧其它,往往會導致舊病未除,新病復起的不良後果。

掌握患者的心理特點和情志,比治療外感疾病要困難的多,如不察視仔細、問題問得巧妙,就得不到正確回答,有時很難把握真正病因,從而無法進行治療。

歷代名家都認為醫學是仁術,對病者要關心、體貼,做到竭誠盡智,全力救治。孫思邈主張不分貧富貴賤,一視同仁。他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分親疏貴賤,把所有的病人都當做自己的至親好友看待。當醫生的應摒棄一切私心雜念,不問年齡老少、容貌美醜、聰明愚蠢、屬何民族、性格特點,都要精誠診治。

治病亦不分生熟親疏,即使是有宿怨舊恨的人家,也絕不拒絕診治。在此,有一個小故事為例:

元代朱震亨主動去貧病之家診治,尤其照顧「困厄無告」的病人。相反,對於那些頤指氣使,盛氣凌人的豪貴,不僅不予逢迎,而且藐視。有一次「權貴人以微疾來招,危坐中庭,列三品儀衛左右。先生脈已,不言而出。呼下人追問之。先生曰:「三月後當為鬼,猶有驕氣耶?」

治病貴速,一髮千鈞,凡病家有請,就不顧艱險疲勞,立即出診。孫思邈對於求治的患者,總是有求必應,做到了「勿避艱險,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

元代朱震亨更是不憚路途遠近,有請必往。「四方以疾迎候者無虛日,先生無不即往。雖雨雪載途,亦不為止。他說,「病者度刻如歲,而欲自逸耶?」病人熬過一刻勝於一年,痛苦不堪,我怎能圖自己的安逸呢?病家求葯,不求其償,不要報酬;其困厄無告者,不待其招,窮困病苦的人,只當奉送。

故歷代醫家擇徒授藝,都要挑選心誠意專的人。即使是名醫的子孫,也不一定都能克紹萁裘,繼承家學。

明代著名兒科醫學家萬全,共有十個兒子,沒有一個能繼承父業的。清代名醫葉天士在臨死之前,曾諄諄告誡他的兒子說:「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讀書萬卷,而後可以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葯鉺為刀刃也。吾死,子孫慎勿輕言醫。」(《清史稿·葉桂傳》)這段話是值得令人深思的。

(待續)

發稿:2002年12月25日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