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迷之謎》第一章 氣功和人體特異功能研究 二.氣功的起源和歷史

2014年08月29日 12:43     評論»

氣功是現代人起出的一個讓現代中國人可以接受的一個名詞,所以,就氣功這一名詞的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在人類歷史上沒有源頭的東西就很難有強的說服力使人們信服。在本來就寥寥無幾的「氣功」研究者的研究中也必然要沿用研究的套路去談「氣功的起源和歷史」,其實人們認為在20世紀50年代才生產出來的名詞在歷史上早就存在。既然氣功是在中國特定環境下而產生的關於修鍊內容的東西在人世間流傳的代名詞,那麼,對於「氣功的起源和歷史」的研究,也就落入到對在人世間流傳的有關修鍊和宗教修鍊問題的研究。

也就是說,要研究氣功的起源和歷史就必然要追溯到修鍊、信仰、宗教以至於人類的起源。關於人類的起源,並不是本書研究的內容,但不同的認識將決定著不同的人類社會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換句話說,這種不同的認識將極大地影響或決定著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走向。比如說,信仰「神是人的創造者」的人們將是相信神的;而信仰「進化是人類的創造者」的人將是相信自然界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奇迹。由於信仰的不同,人們的行為準則,生存觀念和生活態度將會有很大的不同,以至於社會狀況,人於人之間的關係也會不同。

然而從氣功的角度對在人世間流傳的有關修鍊和宗教修鍊問題的研究,與學術界對於宗教和修鍊的研究又有著根本和先天的不同。由於氣功奇迹般的治病效果,加上其起治病作用時與已被列入中醫的「針灸」、「點穴」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繫,中國的學者們自然而然的把氣功與中醫掛勾。中國中醫研究院氣功研究室主任張洪林教授就從中醫的角度發表了一些具有權威性的文章,他在《氣功的起源、發展及其在中醫學的地位》一文中指出:「據《呂氏春秋》記載,早在4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將氣功療法用於健身治病。《老子》中則較早提到『或噓或吹』、『綿綿呵其若存』的吐納功法。《莊子》也有『吹噓呼吸,吐故吶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的記載。春秋戰國初期的出土文物『行氣玉佩銘』(約西元前380年)上有吐納行氣方法的銘文。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書《卻穀食氣篇》和彩色帛畫《導引圖》。《卻穀食氣篇》是介紹呼吸吐吶方法為主的著作。《導引圖》堪稱最早的氣功圖譜,其中繪有44幅模仿一些動物運動的圖像,是古代人們用氣功防治疾病的真實寫照。」

張洪林教授認為,氣功一直伴隨中國的傳統文化「數千年來,氣功一直在民間流傳,並且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這類鍛煉方法或因其強調姿勢、呼吸、意念的不同,或因其來源於醫、儒、道、佛、武之差異,有很多稱呼。例如導引、吐吶、行氣、服氣、坐忘、守神、煉丹、坐禪等等。發展到40年代末期,河北省的劉貴珍先生在傳播他所學練的一種養生鍛煉方法的過程中,受到了河北省衛生廳的重視和支持,他們在一起商定,將劉貴珍的鍛煉方法和前述多種稱呼的鍛煉方法統一叫做氣功。後來,他們委派劉貴珍前往北京,向國家衛生部彙報了氣功。1955年12月19日,在中國中醫研究院成立典禮的大會上,國家衛生部對劉貴珍總結傳播氣功的事迹給予表彰,同時給他頒發了獎狀和獎金。多家新聞機構對此事進行了報導,氣功和劉貴珍的名字一下子傳遍全國,致使劉貴珍成為氣功領域最權威的人物,同時掀起全國性的第一次學練氣功的高潮。」[44]

被譽為雲南中醫界泰斗的雲南中醫學院教授呂光榮的論文《氣功的起源與發展》詳細論述了他認為的氣功發展的歷史。他認為:「氣功究竟起源於何時,至今未見直接的文獻資料,目前是根據幾個間接文獻的互相佐證推測的。據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記載: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堯時期,中國中原地區曾洪水泛濫成災。《呂氏春秋.古樂篇》就用有「宣導」作用的「舞」來治療「筋骨瑟縮不達」之疾的記載。《黃帝內經》也有用導引、按蹺來治療骨關節病的記載,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發展成為『導引按蹺』」[45]。這裏他只是涉及到某些動作對於某些疾病的治療作用。「1975年在青海樂都地區柳灣三坪台出土的馬家窯時期的文物——浮雕彩陶罐上,是一個練氣功站樁的人形,說明中華氣功至今至少有5000年的歷史。」[46]

呂光榮教授出身於中醫世家,他是當代研究氣功起源的權威學者。在寥寥無幾的氣功研究學者中,呂光榮有著頗深的學術研究。他在一篇記者對他的採訪中談到:「為了研究氣功學術,我通閱了7000多冊《道藏》和9000多冊《大藏》,書籍可以堆滿兩個房間。在這些古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際,我先後編著了《氣功學基礎》、《中國氣功辭典》、《氣功大辭典》等全國首創的文獻書籍。」[47]他對氣功的歷史和發展做了權威性論述,在此簡要概括如下:

殷周時期的氣功萌芽

殷商時期,我們的祖先創時歷,應用干支紀日法,製造石器、骨器,進而是青銅器。農業生產較前發展,生活和文化較前進步,人們對自然的認識也漸增進。雖然天體運動與神話相伴,周天之說已見端倪,對身體各部分結構已有觀察,對疾病的危害也已有所認識,並具有了一定的醫藥知識。這都為氣功養生法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先秦諸子與氣功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時期,道家、儒家、仙家、兵家、法家、雜家、陰陽家相繼出現,形成了歷史上「百家爭鳴」的時代。隨著人們對社會和自然的認識逐步加深,開始積極探索生命的生長壯老規律以及與之相應的衛生保健方法,導引、食氣(服氣)、吐納、行氣之術逐漸為人們所採用,為氣功理論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秦漢時期的氣功學

西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雖然秦朝持續時間不長,但在經濟文化方面做了許多統一的工作,為漢代經濟文化的發展、農業生產水準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秦漢在醫學方面有較大發展,氣功學也因此受到良好的影響。尤其是漢初,統治階級曾一度提倡「黃老」之術,「清靜無為」之風盛行一時。政府休養生息,人民安居樂業,客觀上對氣功的發展是一個促進。即使以後董仲舒提出「尊崇儒術,罷黜百家」,但氣功並未因儒家經學的興盛受到影響,反而在理論認識上有顯著提高。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佛家的一些修持方法,也被人們用來作為攝生養性的手段。至此,中國氣功明顯形成了儒、道、釋三家。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氣功

晉初(又謂漢末)女氣功學家魏華存的氣功學專著《黃庭內景經》、《黃庭外景經》問世。就基本理論和實踐方法而論,主要應用人天觀、臟象學說研究氣功養生法,說明腦神經及心、肝、脾、肺、腎等五臟。提高了氣功對人體結構及臟腑間連繫的認識,對後世廣有影響。

隋唐時期氣功的應用

隋朝時期的氣功繼承了兩晉南北朝的氣功成就,氣功被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諸病源候論》所載導引法260餘式,用於健身,治內、外、婦科等疾病。在《周易參同契》的基礎上,繼承許遜之說,當時,多稱氣功養生法為「內丹術」,習練氣功叫「修丹」或「煉丹」。隋以後至唐,內丹之術曾興盛一時。也有外丹與內丹混用的情況,致使服食外丹而斃命(外丹多為鉛汞等有毒成分做成)者亦不少見。

宋元時期氣功的發展

宋元時期氣功的發展,儒道釋醫各家都有一定貢獻。理論上集三家(道、儒、釋)之長融為一體。實踐方面用以治療各種神形失調性疾病,尤以健身、防治老年病見長。

基本理論方面,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應用太極、八卦知識,說明整體與局部、動與靜之間的辯證關係,對氣功認識動靜之間的變化是一大促進。以後,朱熹繼承其說,興理學的研究,有「主靜」、「德性」、「存心」諸說,客觀上促進了氣功基本理論的發展,並應用理論指導實踐。

明清時期氣功的發展

明清時期,氣功健身強體應用較盛,儒、釋、道各家都有專論。著述有蘭茂所著的《性天風月通玄記》,提倡人與自然相應。李時珍著《奇經八脈考》,說明經絡是習練氣功時氣血運行的通道。其他醫家的論著里,多有闡發氣功養生的專篇。如徐春圃在《古今醫統》里說:「攝生之要,莫大乎存想。」他還介紹了多種動功功法,防治疾病。龔廷賢也在《壽世保元》中介紹了氣功養生的具體做法:「每子午卯酉時,于靜室中,厚褥鋪于榻上,盤腳趺坐,瞑目不視,以棉塞耳,心絕念慮,以意隨呼,一往一來,上下於心腎之間,勿急勿徐,任其自然。坐一柱香,覺得口鼻之氣不粗,漸漸和柔。又一柱香后,覺得口鼻之氣,似無出入,然後緩緩伸足開目,去耳塞,下榻數步,偃卧榻上,少睡片刻起來,啜粥半碗,不可作勞惱怒,以損靜功」。《普濟方》沿《聖濟總錄》之道,也引錄氣功養生法作為健身強體、防治疾病的方法。李士材著《刪補頤生微論》並附修攝法25條,可以說是25個氣功功法。《醫門法律》有「和暢性情」之論,實際是應用氣功調節精神。李梴提宣導引健身,有開關法、起髀法、開郁法,用以調理血脈,疏通關節,強壯身體,祛邪治病。更為突出的是龔居中應用氣功,治療「咳嗽齁喘,肺病勞瘵」。清陳士鐸有先春養陽法,先夏養陰法,先秋養陰法,先冬養陽法,與自然一一相應,調節身體各部之陰陽。沈金鰲在《雜病源流犀燭》中錄有「運功規法」,並在內科雜病證治(葯)之後附氣功療法。還有醫家用以治五官疾病,用之廣泛,不勝枚舉。[48]

近現代氣功的發展

氣功在近代的200年,「幾乎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潛心氣功研究的人、專論氣功的書均較前減少。」

「醫家兼官吏潘霨輯刻的《韡(音wei)園醫學六種》流傳較廣。他以徐文弼的《壽世傳真》為底本,加以增刪,於1858年編成氣功專著《衛生要術》一書,認為對疾病要「防」重於「治」,而預防的方法即氣功鍛煉,若氣功「能日行一二次,無不身輕體健,百病皆除」。《衛生要術》又經王祖源在1881年重摹,改稱《內功圖說》,此書重視動功鍛煉,內容有《十二段錦》、《易筋經》、《卻病延年法》、《分行外功訣》等,並配插圖。此書經郁慕俠在1935年重印時曾改稱《康健之路》。這一時期內的一些著名醫家氣功的發展也做了一定的努力。如以外治見長的吳尚先、中西醫匯通派張錫純等。

從民國初年開始,在知識份子階層中,靜坐法較為風行。中西匯通派代表張錫純在其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力主「醫士當用靜坐之功以悟哲學」。此間一些養生家的專著,如蔣維喬《因是子靜坐法》、丁福保《靜坐法精義》、王賓賢《意氣功詳解》、陳干明《靜的修養法》、董浩《肺癆病特殊療養法》、方公溥《氣功治驗錄》等,也紛紛出版。上海蔣維喬的《因是子靜坐法》是當時靜坐法的代表作。之後,他又專心學佛,改習止觀法,寫成《因是子靜坐法續編》。1957年蔣維喬被聘為上海市氣功療養所顧問及上海中醫文獻館特約館員。這一時期的內丹術,主要是述前人之說,出現了一些如《性命要旨》、《丹經指南》、《大成捷要》等著作。與此同時,還出現了一些內氣周流迴圈示意圖,如「內經圖」、「丹成九轉圖」、「修真圖」、「煉性修真全圖」等。這些圖示比較形象地表明內丹術的氣行情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49]

人類身體和精神的健康源於人與自然的和諧、合一。雲南中醫學院教授呂光榮主要是從中醫的角度來進行有關氣功起源和發展的論述。其實,氣功治病,包括中醫、針灸治病的根本原理也就是把人體與自然界的「不和諧、不合一」的狀態調整到「和諧、合一」的正常狀態。

【禁書網注:您想了解氣功的玄妙奧秘嗎,其實法輪功是最好的氣功,李洪志大師的《轉法輪》一書揭示了氣功的根本來源,揭示了氣功本身以及氣功界的眾多秘而不傳的玄妙天機,實在是氣功愛好者必讀的奇書啊。推薦免費下載閱讀《轉法輪》】

連載自:凌曉輝《萬迷之謎-法輪功發展之研究》

註釋:

[44] 張洪林:《氣功的起源、發展及其在中醫學的地位》《家庭中醫藥》2003 年第01 期

[45] 呂光榮:《氣功的起源與發展》,http://www.huaxiaculture.com/html/jianshenqigong

[46] 呂光榮:《氣功的起源與發展》http://www.huaxiaculture.com/html/jianshenqigong

[47] 李海求:《揭秘呂光榮「數理醫學論」》《雲南日報》,2007 年12 月28 日http://www.sina.com.cn

[48] 呂光榮:《氣功的起源與發展》醫學教育網http://med66.com/web/zy_bj_qg/

[49] 呂光榮:《氣功的起源與發展》http://www.huaxiaculture.com/html/jianshenqigong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