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話養生(圖)

2014年08月18日 21:13     評論»

文/夏風

秋天開始,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根據順應四時的養生原則,秋冬養陰。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秋季乾燥,氣燥傷肺,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宋代詩人劉翰的這首絕句,描述的正是夏秋交替時的場景。今年立秋是8月7日22點,經過一個夏天的暑熱熏蒸,人們的身體需要得到恢復。中醫講究肺主秋,立秋養生應當遵循潤燥、補肺、養陰、多酸等法則,且不宜大補,應以調理脾胃功能為主。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節氣)以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東漢崔 《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

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儀式。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報奏。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立秋之日涼風至」,立秋之後,氣候由熱轉涼,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氣候逐漸變得乾燥。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慾開始增加。人們可以根據秋季特點來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併為越冬做準備。但是經過炎夏,脾胃多有損傷,消化功能尚處於脆弱狀態,所以秋天養生可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

養生以肺為先

秋天開始,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根據順應四時的養生原則,秋冬養陰。

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秋季乾燥,氣燥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產生疾病,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從五行生旺推算,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處於虛弱階段,而立秋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根據陰陽調和,機體平衡的原理,要加強對這些器官的調養,使肺氣不要過偏,影響機體健康。

辛辣發散之物容易瀉肺,酸味之物則能收斂肺氣,所以這時候的飲食要慢慢調整,不宜進食羊肉、蔥、姜等食物,可以多吃酸味蔬果。

飲食以清淡為主

剛立秋後氣溫還較高,空氣濕度也大,人們在夏季常常過食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此時如果大量進食補品,特別是過於滋膩的養陰之品,會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長期處於虛弱的胃腸一下子不能承受,反而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因此,初秋進補宜清補而不宜過於滋膩。

立秋之後,需少食生冷寒涼食物,多食熟、溫軟、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油膩食物,多以蒸、煮、燉、燜為主,忌油炸、燒烤、煎等烹調方式,調養腸胃。秋季進補,也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比如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山藥、扁豆、銀耳、百合等,均可起到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作用。

秋季乾燥,使人體大腸蠕動速度減慢,容易便秘。所以要多吃些蔬菜、水果類的膳食纖維食物。蔬菜能為身體提供更多的胡蘿蔔素和B族維生素,還能預防眼睛乾澀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同時,立秋後,需要注意水分的補充,一是為了補充夏季肌體丟失的水分;二是可以防秋燥,缺水是引起秋燥的原因之一,多表現為皮膚乾燥,口唇乾裂,咳嗽等。

「飲食有養,貴在調配」。總之,秋季養生應以「平衡膳食」為原則,進行合理的膳食搭配,才是最好的養生方略。

另外,立秋是中國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民間習俗亦是五花八門。比如,其中有秋季祭祀土地神的秋社習俗,在收穫的季節,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

來源:新生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