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與《明妃曲》

2013年09月05日 20:03     評論»

【明心網】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漢滅郅支單于,幫助呼韓邪單于重新統一匈奴。呼韓邪於五年(前33年)再次親自到長安,他提出願為漢婿,復和親之好。元帝同意了,決定挑選一個宮女當公主嫁給呼韓邪單于。

後宮里有很多從民間選來的宮女,整天被關在皇宮裡,很想出宮,但卻不願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著急。有一個宮女名叫王嬙,字昭君,南郡(今湖北秭歸)人,自幼被選入宮。她得知元帝這一決定后,毅然表示願意去匈奴和親。

元帝就吩咐大臣選擇吉日,讓呼韓邪和昭君在長安成了親。臨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漢元帝告別的時候,漢元帝看到她又美麗又端莊,可愛極了,很想將她留下,但已經晚了。

據說元帝回宮后,越想越懊惱,自己後宮有這樣的美女,怎麼會沒發現呢?他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才知道畫像上的昭君遠不如本人可愛。為什麼會畫成這樣呢?

原來宮女進宮時,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選,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給皇帝看,來決定是否入選。當時的畫工給宮女畫像,宮女們要送給他禮物,這樣他就會把人畫得很美。王昭君對這種貪污勒索的行為不滿意,不願送禮物,所以畫工就沒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為此,元帝極為惱怒,懲辦了畫工。

昭君離開長安時,文武百官一直送她到十里長亭。她懷抱琵琶,戎裝乘馬出塞。

昭君姿容豐美,儀態大方,通情識理,深得呼韓邪單于鍾愛。到匈奴后,呼韓邪單于封她為「寧胡閼氏」,希望她能為匈奴帶來安寧和平。閼氏為匈奴語音譯,意即王后。後生一子,名伊屠智牙師,長大后被封為右日逐王。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依匈奴習俗,昭君再嫁給株累單于,又生二女。株累單於是呼韓邪與大閼氏所生之子。

昭君出塞后,匈奴與漢室和睦相處了60多年,漢匈民族間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繫和交流有所發展,邊境安寧,百姓免遭戰亂之苦。元帝將昭君出嫁這年的年號稱「竟寧」(前33年),後來竟實符其名。

昭君出塞這一詠史題材為歷代文人所鍾愛,千古吟詠。從西晉石崇的《王昭君》一詩篇起,一直到清末屢吟不絕,各具風貌。西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其名為明君,又稱明妃。

唐代杜甫曾作《明妃曲》曰: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這類題材的詩歌或以悲怨凄涼立意,或從個人遭際著眼,或譏諷漢帝的寡情少恩,或咒罵畫工的居心不良,或直言無隱,哀嘆國勢的不振;或機鋒側出,寫下一段翻案文字。「如何一段琵琶曲,青草離離詠不休」(元虞集《昭君出塞圖》)。

縱觀眾多歌詠昭君之作,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獨樹一幟,算得上這類題材作品中的佼佼者。王安石論詩有「自出己意,借事相發,情態畢出」(《蔡寬夫詩話》引王安石語)的議論,正可用來評價此二詩。二詩刻畫人物動作、心理,形象飽滿,抒發情感,寓意精警,耐人尋味。詩云: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一去心知更不歸,可伶著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含情慾說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黃金捍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可伶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一句,一改傳統的去國懷家幽怨離情,令人耳目一新。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