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千古風雲人物──張三丰

2013年05月10日 9:59     評論»
作者﹕淑萍

張三丰/ 繪圖:志清

據《明史‧列傳》載:張三丰,是遼東懿州人(今遼寧彰武西南),名「全一」,又名「君寶」,「三豐」是他的號。體型高大壯美,龜形鶴背,大耳圓眼,須髯似 戟。不論嚴寒或酷暑,他都只穿一件道袍和蓑衣。張三丰在很多方面都異於常人,例如:他有時能把滿升滿斗的糧食即刻吃完,有時卻幾天才吃一餐,有時竟幾個月 都不用吃東西。張三丰居無定所,行蹤飄忽無常,有人說他能一日千里。他還喜歡用幽默嘻笑的態度行事,通常是不顧別人的異樣眼光。讀書能夠過目不忘。

張 三豐曾在武當山遊歷,他跟人說:「總有一天,這座山必定會大大興旺起來。」當時五龍宮、南岩宮、紫霄宮都因戰亂而燒毀了,張三丰和他的徒弟便在此披荊斬 棘、興建草廬居住。完成之後不久,不知何原因,張三丰卻離開了此地。明太祖聽聞張三丰的名聲,非常仰慕,洪武二十四年(1391)曾派使者到處尋他,但沒 有結果。

張三丰後來在寶雞的金台觀居住下來。有一天,他忽然說自己即將要死,留下頌歌之後就真的過世了。縣裡的百姓一起出錢為他買來棺木入 殮。正在下葬的時候,大家聽到棺木里有些微聲響,打開一看,赫然看到已經復活的張三丰。之後張三丰到四川遊歷,拜見了蜀獻王;後來又到武當山,並遊歷襄 、 漢一帶,有關他的傳聞就越來越神奇了。

明成祖即位之後,他比明太祖更加仰慕張三丰。永樂年間,曾派人去武當山求訪張三丰,但幾年之中,在 荒煙蔓草間都遍尋不到。後來,明成祖乾脆派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張信等人,于武當山興建武當宮觀,據說耗費百萬,動員三十萬人。建成之後,明成祖賜名太和 太岳山,並設官鑄印駐守於此,果真應驗了當年張三丰所言此地會大大興旺一說。

張三丰的生卒和事迹一直都是迷。有人說,張三丰是金朝時候的人,元朝初年和劉秉忠一起拜師,後來又在鹿邑的太清宮學道。不過這些都不可考。

天順三年(1459年),明英宗下旨封他為通微顯化真人。他最後是存是亡、行蹤如何,終究沒有人能知道。明朝多位皇帝敬仰張三丰之名,紛紛賜予封號,如: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賜封號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也封其為「清虛元妙真君」。

張 三豐認為古今以來雖有儒﹑釋﹑道三教之說,但其實真正只有正、邪兩教之分﹐他認為區別正邪比分辨三教更重要。所謂儒﹑釋﹑道三教,僅為創始人之不同,但其 實教義都是講「道」,都教人要「修身」、「利人」,他說:「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不成仙」。張三丰認為:人無論貴賤老少,只要平日多 積德,待人慈悲寬容,忠孝誠信,則此人離仙道也就不遠了。也就是:「人能修正身心,則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張三丰天賦異秉、武藝自創,太極拳和太極劍就是他獨創功法之一。他的修鍊方法主張性命雙修,也就是要練動作也要修心性,相輔相成。可惜後世為名為利亂了其拳法,改動了張三丰原有的太極動作,且沒有把心法的部分承傳下來,以致與當年張三丰的太極拳法相去甚遠。實為可惜。

張三丰著作有《玄譚全集》、《玄要篇》、《無根樹詞》等。《道藏輯要》中有收錄《張三丰先生全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