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靈地靈鬼門開 七月半話中元

2016年08月16日 6:49     評論»

來源: 

三官大帝三官大帝(網路圖片)

黃曆七月十五日一般稱為中元或中元節,有些地方也叫「七月半」,是個中國傳統節俗大日子,融合了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道教稱中元節,稱盂蘭盆節,在民間則有鬼節之說,形成的宗教與民俗節祭,由來已久,在中國南北朝時代的《荊楚歲時記》就有記載七月十五日的僧尼道俗。

在黃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人們表現了與神佛溝通、與靈界鬼魂溝通的精神儀式與活動,文化內涵多元,精神意義深長,涵括的歷史年代也很悠久。佛教、道教與民俗信仰融合濃縮在中元這一天,展現解救倒懸的慈悲胸懷以及人們心中祈望解厄得平安的心愿。

贊慶中元道教地官赦罪

「中元」是道教的稱法,就是地官的誕辰日,又稱地官誕,中元節的節俗圍繞著地官誕辰而生。道教中有玉帝任命的三官:天官、地官和水官,又稱「三元大帝」,民間稱「三界公」,分掌天堂、地府、水域三界眾生善惡的考察,每年向玉帝彙報考察結果。三官的誕辰各為上元、中元、下元,合稱「三元」。

據徐道編撰《歷代神仙通監》的說法,天官、地官、水官這三位大神下凡,轉生成為三帝。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儀式。三位神明慈悲具大威德,北魏時開始傳說在他們的生日這天賜給下界好事兒:上元節天官賜福、中元節地官赦罪、下元節水官解厄。

地官職責掌九地十方,四維、五嶽、八極,考察眾生善惡,核定男女功過。中元節--地官生日這一天是地官慈悲赦罪日,同時也是祭祀一切亡靈的日子。民間在這一天請求地官赦免先人罪業,後來遍及於普渡一切孤魂亡靈。

南宋末的民俗歲時記《夢梁錄》就有這般的記載:「七月十五日,…其日又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諸宮觀設普度醮,與士庶祭拔。宗親貴家有力者,於家設醮飯僧薦悼,或拔孤魂。」

進入清代,不論士大夫還是庶民大眾,都很隆重地在中元日以及上元、下元日祭拜。江南蘇州一帶的民俗,每逢三元,香火鼎盛,轎船絡繹不絕於途,還有一步一拜「拜香」至山的習俗。清代蘇州文士顧祿著作《清嘉錄》記載:

遇三元日,士庶拈香,駢集於院觀之有神像者。郡西七子山有三官行宮,釋氏奉香火,至日,輿舫絡繹,香湖尤盛。歸持燈籠,上御「三官大帝」四字,紅黑相間,懸於門首,雲可解厄。或有人以小杌插香供燭,一步一拜至山者,曰拜香。

在地官赦罪的慈悲面前,凡人透過虔敬的「拜香」使自己澄澈下來、誠實檢視自己身上善惡的因果,誠心改邪歸正,這不就是得到赦罪的起點?如果胡作亂為,違反天理,卻祈求赦免,恐怕也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佛教盂蘭盆節救助倒懸

在佛教中,黃曆七月十五日這天,稱為佛歡喜日、佛自恣日,同時也是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

據南宋釋志磐《佛祖統紀》記載,中國最早設盂蘭盆齋始於南北朝時代大同四年(公元538年),當時梁武帝在同泰寺(即現在南京雞鳴寺)設盂蘭盆齋供佛僧,其後每年七月十五又普施到其他寺院。到了,盂蘭盆會非常盛大。

盂蘭盆起源

「盂蘭盆」,梵語音Ullambana,來源於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所譯《佛說盂蘭盆經》中的目犍連(Maudgalyayana)救母的故事。唐代《玄應音義》卷十三,音譯「UIIambana」為烏藍婆挐(挐,音:拿),意為「救倒懸」(注1),一般多稱「盂蘭盆」。「倒懸」形容人墮入餓鬼道和地獄的痛苦。

目犍連救母

劉清提(羅慎貞飾演)自覺罪大,兒子目連(張家麟飾演)儘力安慰她。

目犍連是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第一。他在修成神通時,即想要報答養育之恩。他以天眼通功能看到母親因生前的罪業墜入餓鬼道中,不得吃喝,渾身只剩皮連骨了。於是他用神通化出一缽食物送到母親面前。母親深怕其他惡鬼搶食,以左手護缽右手急急要撥食,卻見食物到她嘴邊立即化成火炭。

目犍連非常悲痛自己雖有神通卻救不了母親,於是前去請教如何救自己的母親。佛陀說,他的母親罪業深重,不是一人救度得了,囑咐他在黃曆七月十五日,也就是僧眾自恣日(發露懺悔自己罪業的日子,注2)這一天,準備百味五果美饌和衣物等各種用具,裝入盆中,在佛前供養十方僧眾,得僧人發咒願完畢,食用供食,他的母才能脫離惡鬼界。

目犍連遵從佛祖的教導,以盆齋供十方僧眾,藉此功德,果然救出他的母脫離苦海。之後,目犍連請示佛陀,佛門弟子能否在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供施佛與僧,報答父母恩情,得佛陀稱善,齋供盂蘭盆因而普遍。南北朝以降,盂蘭盆節成為民間超度先人的節日。(注3)

唐代月令造盂蘭盆營盂蘭會

在《佛說盂蘭盆經》中的目犍連救母的故事精神與儒家的「孝道」思想融合,也涵融了善惡有報、因果報應的天理,變成中國民俗與佛教合一的節俗。在唐代以後的佛經的說唱故事「變文」中,「目連救母」成了非常通俗的說書故事,在明代京劇中,「目連救母」也是一個常演出的劇目。

到了唐代,盂蘭盆會蔚成風氣。唐孫思邈著《千金月令》有雲:「七月十五日營盆供寺為盂蘭會」。《舊唐書·王縉傳》記載唐代宗七月十五日造盂蘭盆飾以金翠:「代宗七月望日於內道場造盂蘭盆,飾以金翠,所費百萬。」唐楊炯〈盂蘭盆賦〉讚頌:「陳法供,飾盂蘭,壯神功之妙物,何造化之多端!」

唐代僧人道世編著的佛教經典《法苑珠林》(成於公元668年)卷六十二記載,當時皇帝每年都送盆獻供長安西明寺、慈恩寺等,並有專門的送盆官人。該卷中並記述造盆的具體作法及種種有關盂蘭盆會的答問,反映唐時舉行盂蘭盆會之盛況。

自宋以降盂蘭盆會祭祖祀先成俗

到了宋代以後,盂蘭盆會和中元節都是道觀、寺院中的重要年中行事,同時也是一般人家祭拜祖先的日子,十之八九齋供素食。如南宋末年遺老所著都城臨安歲時記《武林舊事》記載:

七月十五日,道家謂之「中元節」。各有齋醮等會。僧寺則於此日作盂蘭盆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例用新米、新醬、冥衣、時果、采段、面棋,而茹素者幾十八九,屠門為之罷市焉。

可見到了宋代末年,林林總總的宗教和民間文化節俗匯聚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道教建醮、佛教營供盂蘭盆齋,一般人家以新米、新醬、彩緞等好東西祭祖先,顯示當時人感念祖先恩德的虔敬之情更盛於今天。同時,搬演「目連救母」明現善惡有報的天理,警惕在人間。

參注:
注1:《玄應音義》卷十三:盂蘭盆正言烏藍婆挐,此譯雲倒懸。案西國法,至於眾僧自恣之日,盛設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懸之苦……舊雲盂蘭盆是貯食之器,此言訛也。」
注2:黃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佛教僧人的夏安居(從春季到夏季的修行期間)修行結束,這一天是僧眾自恣日,就是發露懺悔自己罪業的日子,若在這一天用盆盛滿種種供物供養僧眾,極為殊勝。
注3: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終制》有以盂蘭盆齋供報父母之恩德的說法:「若報罔極之德,霜露之悲,北齊齋供,及七月半盂蘭盆,望於汝也。」

關鍵詞: 鬼中元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