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鳳文苑】收拾殘唐舊夢,一統大宋江山(圖)

2016年01月17日 19:37     評論»

作者: 宋紫鳳


宋太祖(網路圖片)

西元907年,唐哀帝禪位,中原大地陷入了五代十國的亂局。短短五十年間,中原朝庭已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更疊矣。此外,周邊又有大小藩鎮擁兵自重,是為十國。而契丹乘亂,取燕雲十六州,建大遼,自此北方藩籬盡撤,遼朝始為中原之大患。

就在契丹兵的鐵騎南下中原「打草谷」時,有個叫歸德的地方來了一位異僧,他貌若豪俠,一手指地,高聲宣說:不二十年,當有帝王由此建號。異僧的話很快傳揚開去,沒有人知道他說的帝王是哪一位,但人人的心中卻都莫名的期待有這樣一位不世出的帝王出現,去抵擋遼兵,去一統中原。想來,五十年間雖然山河破碎,而那一抹殘唐舊夢卻終究揮之不去,於是這世間所有的紛爭卻都不約而同的有了同一個目標——海宇一統,天下安寧。

十多年後,中原早已數易其主,此時的歸德節度使乃是後周大將趙匡胤。趙匡胤深受先帝周世宗器重,隨他擊北漢,伐后蜀,征南唐,在軍中威望極高。他的身邊,又有一乾結為生死兄弟的將領,號為義社十兄弟。義社兄弟以趙匡胤為首,這不止是因他器度豁如,生就一幅領袖氣質,也與他出生時,赤光繞室,體被金色,異香不散等等離奇的傳說多多少少有些關係。畢竟在眾人看來,這樣的祥瑞之徵殊非偶然,而必有其理。

趙匡胤以軍功擢升殿前都指揮使后,常常相從周世宗左右。在趙匡胤的眼中,有些時候,周世宗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譬如整頓吏治,發展經濟,練兵治軍,而有些時候,卻也未免短視與功利。

譬如一次,周世宗徵召華山道士陳摶入朝,不問天下蒼生之事,卻請教起黃白之術。陳摶之為當世高道,自然不屑於這些小道術類,於是辭之以「不知術」。至於周世宗竟下詔廢佛寺,毀法器用以鑄錢,則更可謂利令智昏。其初,鎮州有寺院極有靈應,毀佛詔下,無人敢去執行。周世宗聽說,竟親自前往,一斧砍在佛像胸前,觀者為之心驚,這一幕,隨周世宗同去的趙匡胤亦看在眼中。

趙匡胤雖為將門出身,卻絕非一介武夫。他在公事之餘,每與方外之人往來,喜談玄言佛理。當年周世宗毀佛的一幕,令趙光胤心神不安。他曾造訪當世異人麻衣和尚。麻衣和尚說:今毀佛法大非社稷之福。趙匡胤又問:天下何時定乎。答曰:真主將出,佛法將興。趙匡胤似懂非懂,默然點首。

西元959年,周世宗率軍北上,志在收復燕雲十六州。戰事進展迅速,大軍很快攻陷瀛洲、莫州等地,下一個目標,即是幽州。此際,北方的大遼正值遼穆宗在位,穆宗甚是昏暴,遼兵軍心不穩,這真是一個收復失土的絕好機會。

然而就在大軍進兵幽州的前夕,周世宗在中軍大帳里批閱四方文書,卻在文書中發現一隻韋囊,開囊視之,得一木箋,其上赫然寫道「點檢作天子」,周世宗大驚:難道天命不在自己,卻在自己的殿前都點檢張永德?!想到這裏,居然舊傷複發,竟至垂危。很快,周朝大軍起程,不是向著幽州進發,而是班師回朝。趙匡胤護送著病入膏肓的周世宗,一路上駐馬回望,太行山蔥蘢蜿蜒的山麓漸行漸遠的隱去在天地間,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大業就這樣功敗垂成。

周世宗回到開封,立刻罷免張永德的點檢之職,而以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很快周世宗駕崩,他去世時,胸口的舊瘡已經潰爛,趙匡胤卻依稀記得,四年前周世宗在鎮州親毀佛像時,那一斧恰恰就砍在了佛像胸前。

年僅七歲的恭帝被扶上帝位,一班老臣悍將立於殿下。五代之世,中原內有藩鎮驕橫,北有契丹來犯,天下動蕩,頻頻易主,而此時的後周,主幼國疑,每個人心昭不宣的是,新登基的小皇帝不是他們所期待的可以安定天下的英主。

這一天,恭帝下詔,改趙匡胤為歸德節度使。人們似乎已經淡忘,十多年前歸德異僧曾說出「將有帝王由此建號」的預言

此後的數月,還算平靜,然而也未必不是一場巨變前的沉寂。上輕下重的朝廷,內憂外患的中原,在風雨飄搖中勉強支撐到了這一年的歲末,直到鎮,定二州傳來契丹來犯,邊境告急的消息。

正月初一,朝庭派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帶兵北上,迎擊契丹軍。然而此時一軍將士卻士氣不振,心中游疑。他們個個驍勇善戰,蹈死不顧,但此時,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坐鎮中央,威攝四方的天子,而非是一個受制於託孤老臣的頑童。正月初三,大軍行至開封東北四十里處的陳橋驛,軍中有名苗訓者通曉星相,見日下復有一日,於是點檢做天子的在軍中悄悄傳開。天命所在,人心所歸,這一天趙匡胤黃袍加身,在一眾持刀露刃環立四周的將士的簇擁下,中原迎來了一位新的天子,歷史迎來了一個新的王朝。

西元960年,趙匡胤登基大寶,因其曾為歸德節度使,而歸德之地在被更名為歸德之前,它的原名一直叫「宋」州。於是一切即如歸德異僧所預言的,趙匡胤由此建國號為「宋」。此時,陳摶老祖正高卧華山,一睡月余。即覺,聽聞太祖即位,笑曰:天下自此定矣。

果然,太祖登基后,大展雄圖,以十五年之文治武功收拾五十年之亂政殘局,他先後收荊湖,平后蜀,滅南漢,下南唐,結束五代亂政,一統大宋江山。然而,宋太祖駕坐崇元殿中,他所仰慕的並不只是湯武革命的魄力,更神往于漢唐垂統的文明。太祖深知,一個有道之君首要之務乃在彰顯天道。於是他大興佛道二教,建宮觀寺院,修經籍墜典,期以佛道二教,德化天下。種種嘉政,規模宏遠。而在大宋的版圖上,也註定將出現一個不遜漢唐的文明治世。

來源: 專欄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