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 秦兵馬俑銅馬車的秘密

2014年10月18日 7:54     評論»

2014-05-09 11:02

來源: 

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被稱為「世界文化遺產八大奇觀」之一。世界考古學家們預測,至少在未來一百年內世界上還沒有解開「秦始皇陵」之謎的技術。而它的墓穴一旦能夠打開,它的價值將遠遠超過古埃及的金字塔。它將成為人類最偉大的智慧的活化石。1980年12月青銅馬車的發現,使專家們在修復的過程中發現了幾個堪稱世界第一的奇蹟。而無論是兵馬俑里的陶俑還是青銅馬車,它們都僅僅只是秦始皇皇陵的冰山一角。秦始皇究竟還留下了多少令世界匪夷所思的奇蹟呢?

銅車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象徵著秦始皇鑾駕的一部分。是按秦始皇御用車隊中屬車二分之一的比例縮小製成的,車蓋以及車輿內外彩繪著精美的紋樣;兩乘銅車馬上的金銀飾品重達14公斤,顯示了銅車馬高貴的等級。

這兩乘車加起來不少於5000多個零部件,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鑄造成型。尤其是頂棚蓋為2.13平方米的二號車,在出土時已經碎成了199片,專家在修復過程中發現這個龜背形頂棚為一次性鑄造而成。最薄的地方為1毫米,最厚的地方也不過為4毫米。這種一次性銅液澆灌技術在設備先進的今天仍然是最先進的技術。而要模仿出秦人在2000多年前製作出來的大小、厚薄完全一樣的大型弧形青銅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秦人是怎麽做到的?!

(由於兩輛馬車實物龐大,當時的拍攝條件受限,我的鏡頭無法拍攝到全貌。為了能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它們,我在網上搜到了這兩幅全貌圖一併貼在這裏。左邊為一號車。右邊為二號車。)

這組銅車馬按出土時的前後順序編為一號車和二號車。一號車古稱立車又名高車或戎車;二號車古稱安車,又名轀輬。這兩乘車均為單轅、雙輪、四馬系駕,各有銅御官俑1件。中間兩匹馬稱為服馬,主要用來駕轅;旁邊兩匹馬協助服馬拉車,稱為驂馬。為了使四匹馬各處其位,齊力拉車,銅車馬上還裝有防止驂馬內靠及外逸的專用部件——脅驅和韁繩,脅驅的作用就是防止驂馬內靠;為了防止驂馬外逸,在驂馬的頸上還套有一根韁繩,韁繩的另一端系在衡、軛的交接處,防止驂馬過分遠離。通過這些裝置,驂馬與服馬始終會保持一定的距離,既不會太遠,也不會太近,可以始終並駕齊驅。

兩車均通體彩繪,方輿圓蓋,象徵天圓地方;車輻30根,象徵一個月的30天(秦代每個月都為30天,沒有大小之分。)。車轅彎曲上翹,兩位御官俑身穿長襦,頭戴鶡冠,腰際佩劍,兩眼平視前方,全神貫注。從其裝束來看御者的地位屬於秦代相當高的級別。

(本張圖片來自網路:左圖為駕馭一號馬車的立姿御官俑;右圖為二號馬車坐姿御官俑。)

一號車通長2.25米,通高1.52米,總重量為1061公斤,由3064個零部件組成,車上裝備齊全,駑機﹑劍﹑盾牌應有盡有。車輿較短,呈橫長方形,車體較小,全長2.57米,一柄獨桿圓蓋的傘拔起了車的高度,從地面至傘頂高1.68米。車上的一個銅盾牌,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時代最早﹑形狀最為完整的一件,形似獸面,四周彩繪著幾何紋,中間繪變形龍紋,鮮艷奪目。從一號車的裝置來看,應該是二號車的開道車。

一號車上的這把傘可以隨著車身與太陽的轉動而轉動180度。當中午兩點成一線時,傘回到直立的原位。這把看似笨重的大傘傘柄上裝有雙環插銷,同時拉起插銷能使傘柄脫離或固定在它的直桿上,便於車主人離開車時能靈活輕巧地從車上取下來繼續為車主人遮風擋雨。當主人休息時,傘柄底端的兩端式摺疊扣能將傘成45度角牢牢地插在泥土裡。這把傘不僅有遮風擋雨的作用,柄中間還裝置有短劍,可以使主人作為保護自己的兵器或盾牌使用。專家們利用現代的彈簧技術也未能將這些細節完整地複製出來。

一號馬車的車軸上還裝置有這樣的一塊青銅片作為飛鈴。當馬車行走時,它會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

(本張圖片來自網路:一號車上的鎏金銀傘杠,總重量為31公斤。)

誰曾想到這把看似簡單的傘柄創造了四個世界奇蹟:

一、歷史上最早的暗鎖裝置

二、最早的沙灘式遮陽傘

三、第一把子母加雙銷釘扣

四、世界上最早的齒輪裝置

為了顯示皇家的氣派與華貴,每輛馬車均有7公斤左右的黃金白銀飾品。馬的籠頭是由82節小金管和78節小銀管連接起來,每節扁狀金銀管長僅0.8厘米,一節金管與一節銀管以子母卯形式環環相連。其精細和靈活程度較之現代的錶鏈毫不遜色。馬脖子上的項圈由42根金管和42根銀管以焊接的方式製作而成。

(本張圖片來自網路: 真金白銀之馬絡頭)

眾所周知,金跟銀的熔點是完全不一樣的。秦人是怎麽做到將它們焊接在一起的呢?今天的考古專家用24倍放大鏡仔細觀察,才看到金跟銀的焊接點僅僅為頭髮絲粗細。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馬脖子下懸挂的纓絡,以及馬頭上象徵皇家標誌的纛,全是採用一根根細如髮絲的銅絲製作而成。專家們用放大鏡反覆觀察,依然未能發現銅絲表面有鍛打痕迹。它們粗細均勻,表明很可能是用拔絲成。

馬頭上以銅絲組成的鏈環,是由銅絲兩端對接焊成,對接面合縫嚴密。如此纖細的銅絲(0.5毫米)到底是用什麽方法製作?採取什麽樣的工藝焊接?目前還是一個謎團。總之,銅車馬的鑄造工藝堪稱古代青銅冶鑄方面了不起的奇蹟。試想當時沒有車床,更沒有現代化的冶鑄設備,鑄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銀、銅大小規格不同的車馬部件實在是一項偉大的創舉。

考古專家經過仔細清理髮現二號銅車馬總共由3462個鑄件組成,總重量達1241公斤,其中二號車通長3.17米,高1.06米,總重量為1241公斤。由3462個零部件組成。其中銅鑄件1742件;金鑄件737件,重3公斤多,;銀鑄件983件,重4公斤多。是一種帶有篷蓋的豪華車,車輿接近正方形,它寬78厘米,進深88厘米,其寬度僅比一號車長4厘米,可進深較之一號車長40厘米。二號車輿上罩著一塊類似於龜蓋狀的篷蓋。大篷蓋不僅將車輿全部罩了起來,甚至連車輿前邊的「駕駛室」也遮蓋起來,形成封閉式的車輿。

安車車輿分前後兩部分。前室較小,供御者乘坐,後室較大,供車主人乘坐。後室的四周用牆板封閉,上面罩一個蓬蓋。前面及兩側開窗,後面設門。主人乘坐馬車時由後門進入。車的兩邊的車窗採用的是我們今天的推拉技術鑄造而成(出土時,車窗仍然能推拉自如),窗戶上有許多微小的細孔,使車窗門開之則溫,閉之則涼,既可以起到保溫、通風的作用,又可以使車內的主人看到窗外的景緻,同時也方便車主向「駕駛員」傳遞命令。它是我國最早的「空調」車。

乘坐這輛馬車時,車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卧息。車輿內曝有彩繪精美的軟墊。考古專家曾在車輿底部發現一塊方形大銅板,其大小几乎與輿論輿論底尺寸相當,銅板表面彩繪著各種鮮艷的幾何形圖案花紋,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個3厘米高的銅支釘支撐。這塊彩繪大銅板無疑就是古車上的「文茵」,類似於一種軟墊製品。如果車中鋪設雙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穩而舒適,其功能無異於現代的「軟卧車」。專家們從車上繪製的變型的鳳凰圖案和駕馭者的地位,以及配有開道的馬車分析,這輛車應為供秦始皇妃嬪乘坐的馬車。專家還發現車身上的彩繪圖案起到了防鏽作用。專家們在一些脫落的彩繪底部發現了10到15微米的防鏽的鉻鹽氧化層。而同等的防鏽技術兩千多年後30年代的和50年代的才發明出來,並申請了專利。

2000多年前的秦人在銅馬車上採用了世界上最早的防鏽技術、拔絲工藝;焊接工藝;鑲嵌工藝;澆灌成型工藝;鑄鍛結合的工藝;空心鑄造工藝;活頁連接工藝;子母扣連接工藝;子母扣加銷釘連接工藝和紐環連接工藝等。而這些工藝在秦都咸陽遺址也曾出土過多件,說明秦代的青銅器加工工藝已經較為普遍地用於現實生活。

(注:以上部分圖解文字是根據各種版本的解說重新整理改編而成。)

關鍵字: 兵馬俑組圖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