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們的類人行為

2016年07月25日 15:24     評論»

2012-11-19 23:28

作者: 麥萌 編譯

當個人自然是件很棒的事啦。我們擁有靈巧的雙手、發達的大腦和複雜的社會關係,在其他面前洋洋得意地佔據優勢。不過有一點你需要了解,的某些行為特點,其實自然界的許多動物也有。就算一開始沒有,它們也很快就能學會。

鸚鵡:寶寶們都要有名字

給寶寶起什麽名字,是人類父母為孩子頭疼的第一件事,大部分爸爸媽媽都認為起個好名字是人生大事——名字是使孩子與眾不同的一個標誌,能幫助他們塑造個性。

起名字這件事一直被絕大部分人視為人類的專利。不過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動物也會這麽做。

長久的觀察證明,海豚、牛、一些靈長類動物和鸚鵡都會用特定的叫聲稱呼群體里的不同成員。這表明至少在以上物種里,個體的動物有著類似我們說的名字。在這方面,目前發現的最神奇的動物就數鸚鵡了。來自美國康奈爾科學家們用攝像機記錄下一組委內瑞拉鸚鵡與雛鳥的交流。

與人類一樣,鸚鵡雛鳥的「名字」是在它們出生不久後由家長定下的。不過,小鸚鵡們長大一些後會給自己的名字進行小小的修改,比如拉長或縮短某些音節,然後它們的稱呼就最終確定下來了。

:每條都是流行歌曲愛好者

人類可沒有把唱歌這一技能壟斷下來。鯨魚和海豚會唱歌,青蛙會唱歌,鳥類唱得尤其好聽。不過能將歌曲形成流行文化,是一般的動物做不到的。一個有才的傢伙可以寫首歌,灌張專輯或者上傳到互聯網,接下來全世界可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唱響它。在動物界可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吧?

事實上,這兒剛好有個例子。

鯨類都是「流行歌曲」愛好者,它們能讓一首「歌」流傳半個地球。在某個特定時期,一首歌忽然紅了,於是所有的雄性座頭鯨都唱起這同一首歌。之後這首歌過氣了,某條有創造力的座頭鯨編出一首新的,於是新歌又像水波一樣流傳開去,一群群的鯨魚開始爭相模仿。

有時這樣一首鯨魚之歌是全新的,而且像說唱或饒舌歌一樣有韻腳,有時它只是由老歌添油加醋改編而成。從澳大利亞到法屬玻利尼西亞,一首足夠幸運的、調子朗朗上口的鯨魚之歌可能被傳唱上千里,流行許多年,打破群體疆界。

倒是不知為什麽,澳大利亞東部的所有鯨魚都缺少藝術細胞,永遠只能從西部的鄰居那裡剽竊新歌來唱唱。

黑猩猩:只有第三方能調解咱的矛盾

在人類中間這是一種司空見慣的情況:兩個人彼此惱火,只有律師和第三方協調人能幫助他們溝通。讓一個職業的第三方在中間協調,才能阻止怒吼和橫飛的椅子,這是一種十分明智的機制,你甚至可以說它體現了人類文明。

黑猩猩們也發現了這點。一旦有兩個年輕氣盛的傢伙開始給彼此製造麻煩,它們需要先保持距離,留出空間給一個特殊的協調者:一隻已經沒有性衝動的年邁雌性黑猩猩。

想像一下,兩隻雄性黑猩猩因為甲在乙最喜歡的樹下拉了一灘什麽的(據我們所知,這真的能引發爭吵),總之它們暴躁了一會,然後雙雙坐下來,一隻叉著胳膊,另一隻摳著腳丫,都在等待對方先表示服軟。如果雙方都不肯低頭,就會有一隻雌性黑猩猩跳進來擺平它們。

首先它接近其中一隻雄性黑猩猩,開始為它梳理。你明白的,梳梳毛,把泥土、蟲子什麽的鼓搗下去,好讓這一隻黑猩猩平靜下來。接下來它帶著這個甲走到乙身邊,它們要一起梳理這名協調者,經過這個過程,大家都平靜下來了。

場面被hold住,協調者可以撤了,留下兩隻雄性像朋友一樣坐著,誰也沒丟臉。我們有95%的把握認為黑猩猩的冷戰都是這麽結束的。

鳥類:語法要堅持!

到處都有講話隨意、不注意語法結構的人,同樣,也有許多對語法有潔癖的人會對此加以批評。說到底,是語言將人類推向文明的。不過注重語言——甚至語法正確性的動物不止我們人類。

孟加拉燕雀的歌聲中蘊含著語法規律,它們如此嚴格地遵循這些語法,在聽到某隻同伴發出不正確的聲音時,敏感的孟加拉燕雀會被激怒。

京都大學的研究學者記錄了一群孟加拉燕雀的鳴叫聲,然後將之重新「混音」,快進,將句子打碎重組,然後播放給其他孟加拉燕雀聽。一開始它們並不在意,但播放到某一個版本時,鳥兒們幾乎被氣瘋了,發出只在敵人面前才使用的尖叫聲。

對另外一群孟加拉燕雀播放這段音頻後,家們發現這群鳥也被激怒了。事實上每隻參与實驗的鳥都變得憤怒。科學家們無疑製作了一個大錯特錯的版本。

你也許認為他們只是湊巧做出了一段充滿挑釁意味的音頻,但他們向一些被人工養育的孟加拉燕雀播放這段「鳴」奏曲時,這些「不諳世事」的鳥兒並未給予重視,沒有誰為此尖叫。

然而當這群孟加拉燕雀與之前那些「憤怒的小鳥」混養兩周後,起初不敏感的鳥兒們也變得受不了這段音頻了——它們從其他鳥兒那裡學會了「語法」,以及扞衛它的決心。

黑猩猩:當然玩娃娃

人類女孩們的童年回憶里,總有一個夢幻的角落屬於洋娃娃。想像它們都有名字,有時生病需要照顧,會交際和戀愛、舉辦婚禮,它們有時甚至會犯錯誤,要被責備。這些想像是孩子氣的,同時也是人性化的,畢竟,我們可沒見過哪種動物會舉著迷你茶壺給洋娃娃開睡衣派對。

然而在玩耍時,黑猩猩有一種與人類孩子十分相似的行為。美國貝茨學院與哈佛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年幼的雌性黑猩猩會收集樹枝、樹皮、木塊和藤條來捧著,發揮想像力與它們玩耍:抱著它們,白天模仿成年雌猩猩的動作把「娃娃」夾在腹部與大腿之間,晚上放進自己的窩裡,就像小女孩喜歡和玩具一起睡。甚至有幾次,研究人員發現它們給「娃娃」做了小窩,就像人類的「芭比小屋」一樣。

14年裡,這些行為被觀察到了超過100次。

猴子:錢和嫖,我們都懂

路都沒走穩的時候,我們就懂得了金錢的概念。錢能買到食物、玩具,為一些人頭頂加上冠冕,而另一些人低賤到下水道里。這無疑是我們文明的一部分,也只屬於我們。

但猴子們可以學。

教猴子理解金錢並不困難。在一項實驗中,研究者們給了僧帽猴一些銀幣,然後演示如何用銀幣向人換取食物。過了幾個月,它們學會了金錢的概念(實驗證明黑猩猩學得更快,還能區分不同單位的貨幣)。

僧帽猴甚至知道如何應對價格波動,「物價」高時,它們「買」得較少。後來有一天,混亂爆發了。一隻叫菲利克斯的猴子沖向硬幣所在的房間,飛快地把錢都裝回自己籠子里。科學家們將之比喻為一場銀行搶劫。研究者試著拿回硬幣時遭到了猴子們的抵抗。除非它們得到回報,否則不肯讓步。

又有一天,發生了這樣的事:科學家發現一隻公猴向一隻母猴支付一枚銀幣,它們交配了,然後母猴用這枚銀幣買了點葡萄。

關鍵字: 動物類人行為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