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關於國共的預言

2017年05月16日 23:38     評論»

2017-05-16 10:24 來源: 大紀元 作者: 

推背圖第四十一象(網路圖片)

》的第四十圖和第四十一圖分別描述了國、共兩黨的宿命:

第四十象癸卯巽下艮上蠱
讖曰:
一二三四
無土有主
小小天罡
垂拱而治

頌曰:
一口東來氣太驕
腳下無履首無毛
若逢木子冰霜渙
生我者猴死我雕

解:其讖文曰:
一二三四
無土有主
小小天罡
垂拱而治

《尚書.洪範》有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因此「一二三四」缺「五」,即「無土」。「無土有主」指儘管國民黨失去大陸,但仍有其主權。
「小天罡」指中國歷史預言中認為蔣介石為「天罡星」下世,因此在關於民國時期的預言中,「天罡」均指蔣介石。蔣介石退守,偏安而治。

一口東來氣太驕
腳下無履首無毛

「石」字的象形字,金文的 似「一」和「口」結合。「一口」指「石」字。「無履」指「無」字的足底,乃四點。「毛」指頭髮,在頭頂。「無毛」指「無」字的頭頂,乃一橫一撇,似一「人」字。四點加一人字,合成為「介」的古代甲骨文象形字 甲骨文 介。後來隨著漢字的演化,金文將介的四點簡化為兩點成 圖3,最終「介」字形成上下結構:其「腳下」是兩點——「無履」(四點簡成兩點),其「首」是人——「無毛」。

這兩句所指人物是蔣介石。

「一口東來」指蔣介石向東來到台灣。這也是比較普遍為人認可的一種解釋。「驕」這裏意思是高大雄壯。「氣太驕」既喻指蔣介石在台灣施行的「戒嚴」嚴厲管制,也隱喻蔣介石有力的保衛了台灣的國民黨不受中共的侵噬。

若逢木子冰霜渙
生我者猴死我雕

「木子」指姓李之人,指李登輝。從李登輝執政時期開始,台灣開始民主化(「冰霜渙」),同時國民黨政權開始走向末路。

「猴」指姓「猻」(或同音 )之人,指孫中山。「雕」乃鷹,指姓名中含鷹(或同音)之人,指馬英九。國民黨政權由孫中山開始創立,到馬英九為止。這點與劉伯溫《金陵塔碑文》完全一致。這也是比較為人認可的一種解釋。

第四一象甲辰離下離上離
讖曰:
天地晦盲
草木繁殖
陰陽反背
上土下日

頌曰:

帽兒須戴血無頭
手弄乾坤何日休
九十九年
稱王只合在秦州

解:「毛」在古文中通「芼」,指草木。成語「不毛之地」的「毛」即是此意。讖文中的「草木」指「毛」(澤東)。「一」在古代有地平線之意,代表「土」地。「上土下日」成一「昏異體字」字。,是古文的「昏」字,指昏世,即黑暗腐敗的時代。讖文的意思是:毛澤東締造(「繁殖」)了中共政權,使中國進入世道混亂(「晦盲」)、黑白顛倒(「陰陽反背」)的黑暗腐敗時代。

帽兒須戴血無頭
手弄乾坤何日休

「帽」在頭頂之上,「兒」指「子」字——「帽兒」指上面是一「子」。「須」指鬍鬚,在頜下,「血無頭」指「皿」字——「須戴血無頭」指下面是一「皿」。上「子」下「皿」合成一「孟」字。「孟」在古文中通「氓」字,「氓」字本意為外來之民,指外夷。

中共由前蘇聯扶持起家,先暴力強行使外夷「共產」異說入侵,後將中華文化摧毀殆盡。因此一些預言(比如《燒餅歌》、《五公經》等)稱中共為「胡人」,即外夷。

「手弄乾坤」字面意思喻指戲弄中華。另外,「手弄乾坤」也形指「共」字。

「共」字的古代象形字(金文)是「共的 金文字形」,表示雙手捧著貴重物品。其手中「Ο」原代表物品,其形似日月形狀,因此「共的 金文字形」字形似雙手戲弄日月。因為「乾坤」兩卦對應日月,「手弄乾坤」可以解為雙手戲弄日月,形指「共的 金文字形」(共)字。

這兩句的意思是:共產外夷戲弄中華,何時才能休止?!

九十九年成大錯
稱王只合在秦州

「九十九」是一百減一。「百」字減去首部「一」橫,成一「白」字,指一姓氏含「白」字之人。「年」指此人當政期間。「成」的一個意思為平定。「成大錯」原意是平定()大錯,喻指滅亡共產外夷。

姓氏含「白」字之人將於其當政期間滅亡中共外夷。《推背圖》與劉伯溫《金陵塔碑文》再次完全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金聖嘆在批註《推背圖》此象時寫到:「此象一武士握兵權,致肇地覆天翻之禍,或一白姓者平之」。這一批註相當準確,只需將「武士」換為毛澤東,「白姓」換為「姓氏含白」。

「稱王只合在秦州」:中共於陝北(秦州地域)起家,也只有配在那裡霸道的命。

在《推背圖》第五十二圖中,有兩句頌詞:「門外客來終不久,乾坤再造在角亢」。2016年有網路文章利用中國古代天象學為此兩句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破譯:共產外夷(「門外客」)統治終不能長久,當歲星在「角亢」二星宿的範圍期間中國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乾坤再造」),中共滅亡。歲星(木星)大約在2016年11月15日至2017年12月5日期間,位於角宿和亢宿範圍,其間中共滅亡。這同其他相關歷史預言的描述相吻合。

以上解析了《推背圖》中關於國共兩黨宿命的兩圖。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