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認為四川地震可能與太陽活動有關

2015年03月30日 9:07     評論»

2013-04-23 17:19

來源: 騰訊科學

太陽活動與大地震之間有沒有關聯?

此前有研究稱太陽活動的增加可能導致上發生更多地震,比如太陽黑子活動、太陽風攜帶的高速帶電粒子流或者磁暴等。來自地質調查局的研究人員傑弗里·萊夫博士認為地震活動關聯到不同的現象,尤其是太陽的活動是否與地震存在關係一直以來都是界關注的焦點。另一位來自西北研究協會的傑里米·托馬斯博士也在研究太陽活動高峰與大地震之間的聯繫,研究結論認為兩者之間可能並不存在關聯,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1960年在智利發生了一場9.5級地震, 科學家發現太陽黑子和地球磁場活動高於平均水平,但是隨後於1964年發生的阿拉斯加地震則沒有出現異常的太陽活動。因此,傑弗里·萊夫博士認為太陽活動與地震之間沒有明顯的關聯,調查結果稱兩者的關係並不確定。但是,有些科學家認為太陽活動產生的射電輻射流等因素可誘發地球內部的能量變化,可能引起局部的微震,當地球內部能量和其他條件都具備時,就會引發大地震。而且高能粒子流、太陽風以及宇宙射線都會直接或間接誘導地球磁場的變化,激發某些地層活動的機制。

科學家使用英、美地質調查局、NASA以及NOAA的數據統計後發現地震與太陽活動之間存在或多或少的關係,在以往的工作中,放置在地面的地震信息感測器並沒有收集到任何可預測地震的「前兆」信息。對此,研究人員認為太陽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觸發地震,高速帶電粒子流可引起地磁偶極子受到干擾,影響地球的自轉速度並改變地球熱力循環平衡,由太陽活動引發的電磁作用可以導致地球岩石圈出現分子級的變化,比如分子鍵斷裂等,這些微觀領域發生變化產生的最直觀反應就是形成地震。

從世界範圍內看,太陽活動的高峰段附近多次出現大地震,尤其是以(近)東西向斷層觸發的地震為主,比如1939年土耳其8級地震,蘇門答臘大地震或與太陽活動有關,即2004年節禮日發生的蘇門答臘大地震達到里氏9.3級,是有史以來記錄的第三大地震,1931年新疆發生的8級強震、1951年西藏大地震等都被認為與太陽活動高峰存在聯繫。在太陽活動的高峰時期,磁暴可導致地磁場出現擾動,有研究稱我國地區與太陽活動周期存在10至12年左右的聯繫,並處於太陽活動高峰期的後段,結論認為四川地區發生的大於7級地震可能與太陽活動有關。

青藏高原與龍門山斷層之間相互作用示意圖,長期積累的能量可能與太陽活動高峰期存在關聯

對於本次發生於四川雅安地區的7級地震,除了受到龍門山斷層東西向運動的干擾,這段時期也正值2012年多次太陽活動事件的末期,這一線索也符合太陽活動導致(近)東西向斷層位移變化的推論。同時,也有研究對太陽黑子活動、磁極反轉與大地震的發生事件進行了統計,即在宇宙射線增強年後都會發生較為頻繁的大地震,7級以上規模地震的發生率明顯增加。實際上,有關太陽黑子與地震之間聯繫的理論在19世紀末由魯道夫·沃爾夫提出,其主要研究領域為太陽黑子,黑子、耀斑等事件通過渦電流機制觸發地球自轉變化,從分子水平上改變原來的狀態,降低岩石的靜摩擦極限,為大地震創造適宜的條件。

太陽活動引發大地震較為典型的例子為2001年崑侖山口西發生的8.1級大地震,該事件正值第23太陽活動高峰年,由於太陽活動產生了頻繁的強磁暴現象,在東西向斷層上形成渦電流,加熱效應降低了岩層的耐剪度,並形成大地震。對此,也有研究認為兩者並不存在明顯關聯,探索兩個現象之間的相關性並不意味著它們之間確實存在聯繫,即太陽活動確實與地震存在一定相關性,但並不意味著它們就是因果關係。

對於有些時候大地震事件並沒有與太陽活動高峰年存在關聯,科學家認為太陽的電磁活動是個長時間作用的過程,而且渦電流對岩層的作用機制與磁場強度的水平份量有關,這就會出現大地震並沒有在太陽活動高峰年出現的現象,觸發作用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

根據統計,不在太陽活動高峰年發生的大地震主要出現在北北東走向的斷層上,比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而(近)東西向的地震發生時期與太陽活動高峰年存在關聯,對於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以及本次雅安地震,應該注意到其斷層發生了東西向的運動,在崑侖山口西8.1級大地震之後,這裏擠壓方向出現的變化,看似由斷層活動導致的大地震,實際上其背後主要「推動力」可能來自太陽。

關鍵字: 地震太陽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歡迎您發表評論: